這是很棒的一部紀錄片~~穀子穀子
http://www.ldp.ks.edu.tw/webmov/seeds_w/seeds_w.htm
看完了這部影片之後,我對他們的暑假作業感到非常有趣,以前我們的暑假作業要不是一張紙,就是一大本的書讓我們依上面的指示完成。有誰的暑假作業是種秧苗和到田裡鋤草、撿福壽螺呢?
所以我對設計這項教學活動的團隊很佩服,也沒想到在現今填鴨式的教學中還能看到如此棒的親身體驗生活教育,感覺真的是說不出來的感動,畢竟有句話說{給他們魚吃,不如給根釣竿,教他們釣魚}這終究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而這個體驗生活竟然還是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熟悉的”稻子”來做教學設計。讓學生下田、鋤草、觀察...。我想他們一定有被笑過,但他們不但很堅持,也很有智慧,能看出這個活動的價值,能號召家人、社區來參與,並且設計很多的品嘗活動-做壽司、爆米花、做麻糬。相信住在都市的小孩看完這短短11分鐘的紀錄片應該會非常的羨慕吧!
畢竟沒有親身體驗就沒有感動,沒有感動就不會有成長。而且他們也無法真正感受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在這部片中,我最喜歡同學在插秧前祭拜田頭伯公時所唸的:『我們不使用農藥,及其他傷害土地的耕作方式,我們會竭盡所能照顧我們所種下的秧苗。』小朋友們也貫徹他們的宣言。從插秧開始到收割結束,他們鋤草、撿福壽螺、修補田埂、趕麻雀、擔心下雨而綁上晴天娃娃,讓人看了都替他們擔心,心中也不自覺的一起祈求上天不要下雨。
我想有參與這次活動的孩子們,除了能瞭解耕種的過程,更能實際體會農耕的辛苦進而珍惜米食善用米食。
人們常說:「心田心田」這個親身體驗,除了種了良善之籽在孩子心中,讓“種子”在孩子的心中萌芽外,對我們這些所謂的教育者也是一種省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