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41957
 ☆傻氣喵喵☆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心隨境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人處事秘訣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窮子喻
作者: ☆傻氣喵喵☆ 日期: 2013.09.20  天氣:  心情:

 


大家讀過《法華經》,《法華經》裡有一個比喻,叫「窮子喻」,非常能說明佛的慈悲,這個比喻是這樣的:
 


窮子是一個貧窮的兒子。說有一位大富長者,很富裕。他有一個獨生兒子,小的時候就丟掉了,散失了,我們可以想像,這位大富長者的心情是怎樣著急,想找到他的兒子。

這樣找了幾十年,也沒有找到,到處找啊到處找,漸漸地,大富長者也老了,他有很多的田園家產,他說:「我這麼多的財產,我唯一的兒子不知在何方,那我交給誰呢?」所以,更加急切地去找他失散多年的兒子。到了一個地方,大富長者就駐紮下來。
 


他的兒子這麼多來一直在外面流浪,也不知道他父母是何等身份、是何方人氏,只是到處給人家打短工。他想:我生下來就是一個賤民。他當然幹最苦、最髒、最累的活。或者今天在這裡幹一天活兒,明天到那裡幹一天活兒,吃了上頓愁下頓。
 


說來也巧,有一天,他剛好路過大富長者的莊園,本來想在這裡找一份工作,探頭一看;噢!這家豪門大宅,面有一位威嚴的長者,周圍有很多待從,門前車來車往,車水馬龍。

他一看這樣威武莊嚴的長者、這樣的宅第,「啊!我這樣的賤民,哪裡有資格到這裡來找一份差事做?我還是趕緊走的比較好,免得時間長了惹出是非,說不定衛兵會出來把我抓起來。」他這樣想了,就準備拔腿後撤。
 


這時候,他的父親(就是大富長者,當然這位窮子不知道了)抬頭一看,剛好發現了他,「哎!這不是我失散多年的兒子嗎?」心中非常高興,馬上對左右講:「你們趕快去,把這個人給我請回來。」

窮子正在猶豫不決之間,忽然發現裡邊走出兩個人,心想:完了!這可能是來抓我的,拔腿就跑。
 


那兩個人奉大富長者之命,窮追不捨,跟在窮子後面喊。越喊他,他越跑得急。你想,窮子又餓,又累、又瘦,哪能跑得過後面兩位?人強馬壯,快步如飛,很快就要抓到了,窮子內心非常慌張,一塊石頭就絆倒了,人就昏過去了,「悶絶辟地」,人就嚇昏了。
 


這時候,大富者在後面遠遠就看到了,心裡就明白了:他一定是多年不在父親的教育之下,自己認為卑劣,被這種豪門大宅的氣勢震住了,心太弱小了。現在請他回來,可能不是時宜,現在叫他來,他也來不了(因為他心裡害怕)。就跟那個兩個人講:「用涼水把他弄醒,放他而去。」

窮子醒來,一邊跑一邊想:哎呀!終於揀了一條命。
 


你想,這位父親會放棄窮子嗎?不可能啊!「我得想辦法!」又派兩個人,這兩個人就不像當初兩個人那樣孔武有力、穿戴整齊、相貌堂堂,那樣的人跟他在一起,他會覺得自慚形穢啊,「我怎麼能跟這種人在一起?」所以,又派兩個人,衣服穿得也很一般,像一般的勞動者,面貌也不是很莊嚴,就跟他差不多吧,去跟他結了朋友。結了朋友就無話不談了,聊來聊去,「怎麼樣啊,在哪裡作事啊?」
 


「我很可憐啊,東遊西蕩。」「哎!我們也是打工的,不過,這附近有一家,很好找事,那裡工資比別的地方還要高一倍,雙份工資,做活兒只要你老實肯幹,老闆非常慈悲,正好缺一個做工的。」
 


「缺什麼?」「掏大糞。」

窮子想:掏大糞這工作我還可以幹,符合我的身份,可以!這樣,兩個人就把他帶回來了。帶回來不敢從前門,還從後門走,從邊上繞進來,給他分配工作(就是除大糞),然後有一個工棚給他住著。他就很安心、很滿足了。這就好多了,不用到處漂,今天這裡找事,明天那裡找事,就有一份穩定的職業了。於是,每天很勤懇地除糞。
 


父親坐在房間裡邊,隔著窗戶看見窮子,心裡邊就悲傷落淚了:我的兒子,你為何要做這樣的工作?本來所有的莊園都是你的,但是現在你不認識你的父親,你不敢相見,不敢相認,連我做父親的都不敢暴露身份!父子面對面都不敢相認了。

父親雖然知道,可兒子不知道啊,所以,父親想:我得想辦法,慢慢建立感情、慢慢透露身份。怎麼辦呢?父親有一天也把他高貴的衣服脫下來,穿上勞動者的服裝,也拿著除糞的工具,來跟他一道幹活兒。
 


大家在一起幹活兒,一天、兩天,慢慢地就比較熟一點了,窮子就覺得:這個老頭很慈悲,對我還挺不錯。他哪裡知道是他父親呢?當然不知道。

大富長者就跟他慢慢幹活,慢慢聊,「你家在何方啊?父母是何人啊?」最後跟他講:「你呀!真的不錯,我看你工作很勤奮,人很老實,實話告訴你,我就是莊園主。」
 


「啊!你就是莊園主!」由於經常在一起工作,也不至於那麼陌生了,窮子心裡也有一點自信了;我很受莊園主看得起。覺得自己身份也比較尊貴一點了。

大富長者說:「某某,這樣子,我也年老了,底下沒有可以相信的人,不妨你就做我的乾兒子好了。」你看,親兒子還要講乾兒子!可見得這位父親心裡是多麼不好受啊。因為不能講親兒子啊,講親兒子,他會說「我哪有這樣的父親?」他拔腿要跑啊。「你給我做乾兒子好了,現在,賬目、財產我交給你,你幫我管理。」
 


這個兒子通過在一起工作這麼多年,他的工作能力、生產技藝也都提高了,內心也不像當初那麼特別狹小,說:「好。」於是,他就管賬目、管田地、管收入、管支出,算盤打來打去。
 


父親的心很顯然:這所有的家產都是你的了,叫你掌管。但是不能講出來;兒子的心呢?他不知道,他心裡想:我每天打算盤,算的是主人的,是他的;我自己的所得是一天一天的工資,這是我所得的。所以,他也很勤奮地工作,絲毫也不敢想什麼,認為「我就這樣工作好了」,感到很滿意,「主人對我不錯,也很好了。」
 


這樣又經過一段時候,大約二十年的時間,他在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很有出息了,像我們農村人一下來到大城市,看見高樓大廈,那麼多汽車,就嚇得不得了,好像走路都不知道怎麼邁步了。大街上比我們家裡還乾淨,廁所比我們家客廳還要乾淨,當然,時間一長,就很熟悉了,不再驚慌。這個窮子也一樣,時間一長,能力、志向、膽略就增高了。
 


大富長者想:嗯!現在告訴他,可能時間已經成熟了,我得想辦法把身份暴露出來。要父子相認了。有一天,他就把所有有地位、有道德的人,把國王、大臣都請來,按照我們現在的話講,叫召開新聞發佈會,要告訴大家一件好事情。

大家來了之後,他就講了:「各位長者,各位尊貴的朋友,今天請你們來,不為別的事,正有一件事情。我某某人,大家知道,在多少年前,我的獨生兒子散失,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辛勤地尋找他…」然後說他在什麼時候見到兒子,怎樣讓他做工作,然後怎樣怎樣…
 


旁邊這個窮子一聽,「哎!怎麼好像講我嗎?」他就回憶起來了,噢!怎麼怎麼回事。
 


大富長者最後說:「不瞞各位,現在我就正式宣佈,這一位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兒子,我現在把所有的財產都委付給他,你們各位可以證明。」這個兒子聽到這裡,才恍然明白。

所以,經中就講「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無量珍寶,不求自得,而今乃知,真是佛子」。「我根本就沒有指望有這麼多的財產,而現在一剎那之間都為我所擁有,我今天才知道,我真是佛的兒子。」
 


這個比喻是釋迦牟尼佛為阿羅漢根性的人講的。若在我們淨土門裡邊,那也是非常貼切的。所謂大富長者,就是阿彌陀佛;所謂窮子,就是我等眾生,遠劫以來,輪轉六道,迷背佛性,就等於離開父母,在外邊流浪。阿彌陀佛成佛當然知道我們眾生,可是眾生不認識這尊佛就是我們的父母,所以,這尊佛要用種種的方便,一開始對你說:「念佛一定往生,我們是父子啊。」


 


很多人不相信,「哪有那麼簡單,哪有那麼容易,哪有這樣的法門,我想不可能的。」他就跑,就嚇昏了,悶絶了,說:「你講的肯定不對,你講的肯定不是佛法!」他甚至會誤解,會誹謗,所以叫做「悶絶辟地」。


對於這樣的根性,要漸漸調服,跟他講什麼呢?講除糞,教他除糞。除糞的意思,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把污穢的地方打掃乾淨,那就說要修行種種的法門,要打掃清淨心,解除煩惱的塵垢…如何如何地修,給你講了種種聖道的修行方法,慢慢地調練你。其實是不需要這樣做的。
 


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的。他自己成為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顯現八十歲的老比丘,然後說:「我八十歲就入滅了。」其實作為佛,他哪裡是娑婆世界的八十歲壽命呢?他常是報身。

可是報身你見不到,所以,作為一個跟常人差不多的人,誕生在印度,來告訴你,慢慢跟你講,慢慢讓你修行。這樣慢慢修了,你的膽子也大了,心也壯了,「我不想光求人天福報了,我要求往生!」這個時候,佛就給你講:「對,應該求往生!」就等於是引導你入了門之後,把鑰匙交給你,把財產交給你掌管,那等於教你來念佛了。
 


你還不懂,「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念這麼多佛,名號的功德是阿彌陀佛的,我每天念了兩萬遍,或者作了其它事,這一點功德是我的。」

你不知道,阿彌陀佛把六字名號給你,當下所有的功德就是你的了,你念名號,就得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可是你不知道,你以為就是作出納算帳,這一份工資才是你的,「每天念兩萬遍,迴向一下,這兩萬遍的遍數是我的;名號本身功德呢?那是阿彌陀佛的。」這就是誤解了。
 


各位,今天等於就是阿彌陀佛要和你相見了,說:「眾生啊!這六字名號的功德,是我無量劫來所修行,是専門為你修的,就交托給你。」如前面所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我所有功德在此都交托給你了,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叫父子相見,決定往生,功德不少啊!」
 


所以,念佛之外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你念佛之外所有的修行就是那個除糞,你除糞能得多少錢啊?哪比得上這所有一切華麗的莊園、巨大的財產全部屬於你?這都在六字名號裡邊!所以付囑給我們眾生,這就是念佛法門的尊貴。
 


那我們的心情,也正像當時法華會那位弟子所說「我本無心,有所希求,無量寶藏,自然而至,而今乃知,真是佛子。」說「我也是沒有心啊,沒想到我往生一定啊,像我這樣人還能往生?本來沒敢想過,但是,無量寶藏,自然而至!」

噢!原來知道,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有功德賦予凡夫眾生,自然而然的,不修行而擁有大功德,不斷煩惱而可以成就佛道。這就是六字名號。所以叫「無量寶藏,自然而至,而今乃知,真是佛子」,到了今天心裡才明白:我真是阿彌陀佛的親生兒子,決定要回到極樂世界的本家,去和阿彌陀佛大慈悲父相見了。
 


如果你念佛心裡邊還在那裡膽膽怯怯、退退讓讓,肯定不知道你和阿彌陀佛的關係,「像我這樣的,佛也要?」你是他的兒子,他怎麼不要啊。像你這樣,佛正要要啊!
 


我們很多人念佛,跟阿彌陀佛的關係非常疏遠,非常不親近,以為「像我這樣的,佛不會要」,這是我們自己的心跟阿彌陀佛隔開了。你念佛,懂得佛的慈悲,把這一層就捅開了。我們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本國!
 


在「窮子喻」當中,父親把那麼多的國王,大臣、長者都請來召開新聞發佈會,《阿彌陀經》的意思就是這樣,你看六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來給你證明了,就是這個道理。

「我今天講念佛一定往生,你看,大家都來證明。」道理就是如此,六方諸佛說:「我等都證明,決定不錯。某某,你雖然是造罪凡夫,可是彌陀佛六名號賦予你,你則成為佛的親生兒子,若稱念彌陀名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念佛不光有往生成佛的利益,還有今生種種現實利益,所以,也有人問了,「我身體不好,有災難,業障重,是不是念《滅定業真言》?求子孫,是不是念觀世音菩薩?求開智慧,是不是念文殊菩薩?」這些都不必要了,你念「南無阿彌陀佛」,所有現實利益通通在裡邊,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你看二十五位大菩薩,還有無量無數化佛化菩薩都來了,二十五位大菩薩裡邊有觀世音菩薩,有勢至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普賢王菩薩、藥上菩薩、韋馱菩薩。你還能知道什麼菩薩?通通在裡邊,還有無數菩薩。所以,你只要念佛,你不要再單獨念地藏王菩薩的名號,地藏王菩薩也跟著後面來了,那是肯定的!
 


國王出駕,大臣就要環列左右;國王、大臣來了,當差的更來了。國王就是阿彌陀佛,大臣呢?就是觀世音、勢至、地藏王等等這些諸大菩薩。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佛保護你,那諸大菩薩肯定通通都來。那麼那些善神善鬼,就是當差的,他們當然也來了,他不敢落後,所以說「菩薩相隨,天人擁護」 。我們念佛之人,自然獲得一切諸佛、諸菩薩、諸善神的保護,無有不足。
 


今生求子、求財、求平安、求消業障、逢凶化吉、超度祖先,你都只管念佛,無不靈驗。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沒有必要說:我要超度亡靈,就去放焰口,我要幹什麼,就念什麼…那就雜了,不需要。你想想看:阿彌陀佛都來了,什麼佛都來了?什麼能不來?通通都在裡邊了,通通都有了。這樣你就專修念佛了嘛!
 


今既有此勝益可憑,
 


願諸行者,各須志心求往。
 


說念佛有這樣殊勝的利益可以作為憑靠,希望念佛之人應當真心不懷疑,求生極樂世界。
 



標籤:
瀏覽次數:209    人氣指數:1209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轉心隨境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人處事秘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