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6155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好書部分內容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住生心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親密、孤獨與自由
作者: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日期: 2009.03.23  天氣:  心情:
副標題:關於人生的25道習題

我們都在跳著人際關係的探戈,如何踩著一進一退的完美舞步,敞開心胸擁抱別人,卻又不失去自我,享受自我,

就讓我們一同勇敢地體驗愛、自由與孤獨的真諦!

法鼓文化出版 般若方程式系列第3號書籍 楊蓓著 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轉化,從逃避到放下


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我會讓學生去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當他們用一些心理學的架構去看待自己的生命

歷程時,很多學生開始恐慌--原來自己是這樣在過日子、原來自己是這樣的一個人、原來自己沒有想像中的可

愛.......發現那麼多「原來」的過程中,因為這些負面情緒的關係,我們不容易從螞蟻的位置跳到飛蛾,也不容

易從飛蛾的位置跳到人的位置.也就是說,看待這個世界的視框不容易改變.


心理學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從飛蛾的位置看到螞蟻的位置,就可以幫助人們看到心裡害怕、恐慌的狀態,而

且也看到人們在害怕什麼、恐慌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在我接觸佛法、禪修以後,會開如嘗試在心理學的領域裡

,將佛法的概念跟心理治療連結起來.


放下,是為了提昇生命


人活在負面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的同時,事實上,這些過程也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付出,看到自己過去在

螞蟻的位置上所做的努力,也看到自己如何在形塑自己的過程中,所出現的負面狀態,當我們看到這些東西時,就

已經站到了飛蛾的位置.


佛法,讓我們看到了人的位置,從人的角度看到飛蛾、看到螞蟻,於是有一個更寬廣、更超越的視框來看待

生命現象.當人可以建構起這樣的視框,就比較容易放下.


心理學常教導人怎樣去處理情緒,教導人怎樣去幫助自己離開目前的困境,雖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可是仍然

停留在這一個空間裡.這樣的一個空間,對某些人而言可能夠用了,可是對生命意義有更極致的追求者而言,卻需

要以這個空間為基礎,繼續提昇生命視野.


所以,從逃避到放下,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慢慢走上來,這情形有一個像火箭升空時,走過一個階段,燃料

用完了,要把它丟掉,才能夠繼續往上走;繼續往上走,又丟掉一些燃料,放下一些東西.這是一連串的轉化過程.


當人願意活在面對逃避的日子裡,就會在逃避中看見自己的混亂.然後,從混亂裡找出一個超越的視框來看

待自己,這個尋找、整理的歷程,是轉化.當視框清楚地發揮功能時,這時候已經超越出來,可以把原來的東西丟

掉了.這時再繼續往前看,生命就會變成一連串的超越和轉化的歷程.
標籤:
瀏覽次數:58    人氣指數:2058    累積鼓勵:1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好書部分內容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住生心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