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高中開始學作曲,因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如果沒有做到自己認為完美的境界絕不放棄,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總是倍受煎熬,心情低落,只要有人吵我,我就會任性地藉機發飆。而首當其衝、直接接收我怒氣的人,常常就是關心我的母親。 某天晚上,母親一如往常地問我「餓不餓」、「寫的怎麼樣了」之類的話,就在我覺得不耐煩、正想發脾氣時,她嘆了口氣說:「唉!可惜我不會寫,要不然看妳每次都這麼痛苦,我能幫妳寫就好了!」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眼眶一紅,眼淚差點就要掉出來。長久以來,母親一直在接受我無端的怒氣,但她不怨我、不恨我,反而替我著急、替我找藉口──女兒是因為壓力太大才會這樣、她不是故意的…… 當下,我覺得好慚愧,也好對不起母親,我趕緊對她笑了一下,和顏悅色地說聲:「謝謝媽咪,我現在還不餓,等我寫完再吃好了。」就這麼幾句話,母親帶著安慰的笑容離開房間。 那晚,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們在外對朋友總是笑容滿面,回到家面對自己最親愛的家人卻是惡言相向?是因為我們看準了父母絕對不會捨棄我們才如此任性嗎?一句句傷人的話,父母沒有反駁、沒有生氣,只是默默地承受下來,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不在意,但他們的心在淌血啊! 從此以後,每當我在寫曲子,只要母親一進房間,即使當時我心亂如麻,也先放下一切不愉快,笑笑地對她說:「媽咪,我快寫完了喔,等一下寫完我們再聊聊天!」而且我開始期待母親進房間,因為只要看到她的身影,我就知道她在我的身邊默默地等我、陪我、鼓勵我。一想到這兒,我就覺得好幸福,又有了重新奮鬥的力量了! 現在離家北上求學,我至少兩天會打一次電話回家,幾乎每個星期回家一趟。同學覺得很奇怪,問我為什麼這麼常回家?我總是笑笑地說:「因為我有戀家情結嘛!」 雖然我也像其他人一樣,想乘著假日出去玩玩,但是如果要我在「玩樂」和「與家人相聚」兩者中作選擇,我會毫不考慮放棄玩樂;因為有些事情如果現在不去做,以後就再也沒機會做了,尤其是與家人的相處。 家庭的和諧要靠全家人一起努力經營,多一分體諒、少一分苛責,這樣家裏才會有愛與歡笑。就像證嚴上人說的:「我們的愛要先近後遠,到最後遠近都能很自在。」家庭的和樂絕對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我很感謝,也很慶幸,我的父母雖然不是什麼碩士、博士,也不是什麼達官顯要,但是他們很有智慧,用身教為我立下了一個「好父母、好子女」的典範,希望我將來也是個讓父母放心的子女、讓子女信任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