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泰勒女爵士,DBE(Dame 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1932年2月27日-2011年3月23日),著名美國電影演員,好萊塢傳奇女星。年輕時因為她的美艷而贏得「玉女」的稱號。她有「好萊塢的常青樹」和「世界頭號美人」之稱。
泰勒1932年生於英國倫敦,她的父母都是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藝術品商人,父親有蘇格蘭和愛爾蘭血統,母親有德國血統。父親在倫敦開辦了一家畫廊,母親是名舞台劇演員,結婚後放棄了自己的職業。她自幼習舞,當1939年二戰的陰雲開始籠罩歐洲時,7歲的她就隨父母移居到了美國好萊塢。
1942年,年僅十歲便登上銀幕出演了《每分鐘出生一個孩子》(There's One Born Every Minute),成為她的銀幕處女作;翌年轉米高梅公司,其後在該公司從藝將近20年。泰勒幾十年來一直身踞好萊塢頭號女星之列。她容貌秀美、氣質高雅、演技精湛,長於不同人物特性的刻畫,常飾多情任性的浪漫女性。在幾十年的銀幕生涯中,她與眾多的好萊塢明星合拍了不少名片,曾憑藉1960年的《青樓艷妓》(Butterfield 8) 和1966年的《靈慾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另外還有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63年她在投資4400萬美元的史詩大片《埃及豔后》(Cleopatra) 中擔任女主角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她以100萬美元的片酬成為當時片酬最高的女演員,該片更是她最具知名度的代表性作品。
1980年代她開始投身於慈善事業:1985年,她舉辦的慈善宴會最後發展成美國愛滋病研究會;1991年,她成立了伊莉莎白-泰勒愛滋病基金會,致力於發展防治愛滋病的公益事業。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7名。
伊麗莎白·泰勒一生結過八次婚,有過七個丈夫,而其中她與李察·波頓的婚姻持續的時間最長也更為外界所關注。於是她坎坷曲折的婚姻情感生活成為她傳奇生涯的一大特色。
步入晚年的伊麗莎白·泰勒身體狀況漸差,在2005年當她出席公開活動時,因行動不便而須坐輪椅。在2006年4月末,有消息傳出伊麗莎白·泰勒已經病入膏肓,進入彌留狀態,但她的發言人對此加以否認。2010年3月伊麗莎白泰勒重病在身,但她放棄治療拒絕就醫,並直接向親友說:她活夠了。2011年3月23日在醫院因充血性心臟衰竭而告別人世,享壽79年。
名
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
別名
Liz Taylor
出生
1932年2月27日(1932-02-27)
聯合王國英格蘭倫敦
逝世
2011年3月23日 (79歲)
美國洛杉磯
配偶
Conrad Hilton Jr. (1950-1951)
Michael Wilding (1952-1957)
Michael Todd (1957-1958)
Eddie Fisher (1959-1964)
李察·波頓 (1964-1974)
李察·波頓 (1975-1976)
John Warner (1976-1982)
Larry Fortensky (1991-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