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 這恐怕是很多父母痛心的自問。 一個關鍵時刻、兩個關鍵思維,釐清帶種與放縱的界限。 在日本社會裡,這幾年出現一種「尼特族」(NEET), 指的是: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意即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的十五到三十四歲年輕人。 他們很多是長期在父母羽翼下成長, 一旦到該進入社會的時候,卻喪失做決定的能力與勇氣。 他們通常缺乏自信、人際關係孤立, 不肯面對由校園轉換到社會的挑戰。 或是曾在職場受到挫折,而不願再嘗試。 依據日本勞動機構的調查,目前日本尼特族已超過六十二萬人。 父母過度保護,是養出尼特族小孩的主因。 經濟成長搭配上少子化趨勢,父母大都有足夠的 經濟能力,也願意一直金援小孩。 尼特族一旦遭到挫折退縮到家裡,父母也不向小孩施壓, 漸漸讓他們成了足不出戶的隱蔽青年。 而尼特族中也不乏曾是「乖乖牌」的小孩, 從小接受父母的安排,為符合家庭的期望不斷讀書、 補習,長大了才決定以消極的態度表達抗議。 尼特族繭居家中的時間一旦越拖越久,就業競爭力就越薄弱, 惡性循環造成個人、家庭,甚至是社會沉重的負擔。 造成「尼特族」的重要推力,正是不放手的父母。 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他們錯過人生關鍵的試誤 (trial and error),結果就是即使七老八十了, 心裡仍在青少年階段徘徊。 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世琤,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她很清楚父母「放手」內心要修練的五大關卡: 一、缺乏信心:父母覺得只要一放手, 孩子就跌倒、失敗,所以不願放手。 有時父母越缺乏信心,子女就越會跌倒。 二、失落感:孩子失去掌控、連絡, 父母覺得被孤立,被忽略,像風箏斷線,面對空巢的失落。 三、羞辱感:子女的行動讓父母蒙羞,父母把子女的失敗, 視為是自己的失敗,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四、憤怒:雖不反對子女的決定,但過程中沒有和父母商量、 討論,父母最後才知道,感到憤怒。 好比,都快要結婚了,父母最後才看對象。 五、擔憂受傷害:子女遭受重大損失傷害, 父母失去孩子,面對折翼傷痛。 不同的父母,面對大小不一的關卡。 最高行政法院書記官伍榮陞,五年前妻子罹癌病逝後, 就父兼母職的照顧四名子女,經常忙得心力交瘁, 「她走的那一年,每天早上我送完孩子, 一間間關完燈,我就出不了家門,呆坐沙發哭一場。」 栽培子女讀書成材,是妻子的心願,更是承諾。 排行第三的長子伍家鼎,在爸爸做菜時, 經常進廚房幫忙,沒想到幫出興趣。 當今年三月,他提出要念職校、想學做菜時, 伍爸爸一口回絕「不可以!」「我們家不是當律師,就是醫生。」 父子陷入冷戰,後來,他無意間看到兒子作文寫到 「夜晚萬盞閃亮的霓虹燈,卻沒有一盞是屬於我的。」 才體悟到兒子想走另一條路,都得不到支持的苦。 現在,伍家鼎是私立開平餐飲學校高一新生。 他覺得自己做菜很有天分:「做菜給我的成就感, 跟考試的成就感不同,一個是願意做的成就感, 一個是不願做的成就感。」 雖然將來他仍不確定是五星級餐廳大廚, 還是擺麵攤的老闆,但是他的父親放手,讓他試路。 關鍵時刻:青少年期的試誤 回頭時間成本低,叛逆能量可善用 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表示,如果說試誤是人生必經的階段, 那麼青少年期,就是試誤最關鍵的時刻, 「因為即使發現路不對了,回頭的時間成本最低。」 而且青少年叛逆期有很強的能量,聰明的父母善用這股力量, 可將它導向正面用在自我探索上。 「沒有任何心理學工具,比得上父母對孩子的觀察與瞭解。」 父母是最親近孩子的人,如果父母看不出孩子的天分, 其他人很難做得更好。 父母是協助子女開發潛能最關鍵的人物,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羅夫(Joseph Luft)與英格漢(Harry Ingham)發展出的 「喬哈利之窗」(Johari Window)可以解釋其中關鍵: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潛力,或者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天分, 只有親子之間能夠坦誠,孩子才會將隱藏的那個自己打開來, 告知父母自己要什麼,而自己又有哪些天賦是父母沒有注意到的; 另外,父母也應該給予子女誠實的回饋, 協助孩子找到連他們都不知道的潛能。 台大心理系畢業,又有商學學位的李明融是一個帶種的爸爸, 因為他支持讀了兩年大學的女兒李盈瑩, 放棄文憑的執著,轉讀餐飲職校。 他不在意親友對他不支持孩子讀書的批評,因為人生路漫漫, 他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身邊成功人士雖多,但快樂的人很少。 文憑,無法讓女兒更快樂,這就是事實。 問題是,「帶種父母」與「放縱父母」之間的界線,在哪裡? 如何確認孩子是在逃避學業,還是探險人生? 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 有三個選項:一,如果你是總統的父母; 二,如果你是王建民的父母; 三,如果你是日本「尼特族」的父母。 哪一個角色,最需要帶種? 答案是第二選項:王建民的父母。 當一個總統或者尼特族的父母,需要承受的風險並不大。 當一個孩子沒有變成世界級棒球明星之前, 誰都不知道他的嘗試成本有多大,尤其當他在青少年時期, 有能力考上台大電機系時。 所謂的風險,包括,他可能變成簽賭案的球員鋃鐺入獄, 也可能是被球隊淘汰後的計程車司機。 一如李明融的角色,在某些人的眼中是「帶種」, 但某些人的眼中叫做「放縱」。 關鍵思維一:把孩子當大人看待 孩子做出選擇,父母就必須退後 帶種與放縱之間,是有不同。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愛卜斯坦(Robert Epstein), 在二○○七年四月出版的新書《在每位青少年中再發現成人》 建議父母:「想要培育出負責又快樂的青少年, 就必須將他們當成人看待。」 他強調,每位青少年都有成人的特質, 父母必須主動給予青少年成人般的權利與義務, 才能夠誘發青少年的成熟度。 至於如果父母想要判斷,青少年只是好玩隨便想想, 還是認真想要嘗試某一個生涯方向,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問」,再觀察孩子的反應。 陳皎眉舉例,當孩子因為喜歡扭蛋,說要去開店, 父母可以問問:「你知道開店是什麼樣子嗎?」 如果孩子說不出所以然,或者聽到開店要處理那麼多事, 就打了退堂鼓,父母大概就知道,孩子並不當真。 像伍榮陞數度觀察伍家鼎,發現他積極蒐尋餐飲方面的資料, 「布局很久」,於是知道兒子是當真的。 如果孩子清楚選擇,而且堅持要做,即使有風險, 父母也必須退後,讓他們承擔後果,陳皎眉表示: 「對父母來說,最難的事其實是體悟,『雖然你能給的很多, 但也就只能給到這麼多』 (You can do so much, but only so much.)。」 關鍵思維二:挫折不能無止境 以階段性目標,培養自主與信心 除了要求孩子,在試誤的過程中,必須為自己負責之外, 黃世琤還指出一項父母千萬不要犯的錯誤, 那就是讓孩子停留在「重複挫折」的階段。 她在長達七年的心理輔導臨床經驗中發現一個現象, 任何人如果試來試去都沒有成功找到認同的目標, 他的自主性會越來越弱,就越來越不能做決定,就越難發展認同。 一旦自我懷疑的想法在年輕人的心中浮現, 這時想要嘗試追求自我的動力反而會降低, 孩子也就失去「帶種」的動力。 她提醒家長,由於時間與資源有限,試誤不可能沒有止境, 但也不可能一蹴可幾。 放手是可以一步步來的,就像《聖經》中描述的, 老鷹教導小鷹飛翔,先是拆掉鳥巢最細緻的底層, 露出枝枒與荊棘,再來才是驅趕小鷹離巢飛翔。 黃世琤表示,「能夠找到一個合理、合適的階段性 自我目標或承諾,都遠比一直在搜尋,長時間找來找去 找不到的情況要好。」 比較可行的策略, 是與孩子共同討論出階段性目標。 等到出現一些成績之後,孩子的自主性隨之增強, 信心有了,再尋找下一個目標。 像爬階梯的方式,一階階往上爬。 前國防部長陳履安從小教導子女要「輸得起」,他指出, 現在父母的心魔卻是「輸不起」。 他的五名子女個個出身哈佛、麻省名校,又是MBA博士, 結果後來出家、經商、拍廣告片、寫武俠小說……, 樣子全不一樣,他完全讓子女適性發展。 他比喻說,清朝當時,父母為女兒裹小腳, 從不管她怎麼痛、怎麼叫,因為心中相信, 這樣女兒才可以嫁到好人家。 「現在做父母的,表面上不為女兒裹小腳, 但心裡面卻拚命為子女裹小腳。」 父母若想方設法的要子女按照自己期望走, 就是在心裡跟小孩子比武,兩個人在鬥,最後一定會有人受傷。 不為子女裹小腳,也是伍榮陞掙扎過後的體會, 他說,子女不是父母的「家產」,父母只是忠心良善的好「管家」, 「我們只能灌溉、施肥、除草,至於這棵樹要結什麼果子, 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責任。」他牽著兒子的手笑笑說。 六十二萬人口的尼特族在日本形成社會問題前, 沒有任何一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尼特族。 但是,這類父母卻不自主的掉入「操心太多、安排太多」, 一輩子的在循環。 在台灣,雖然沒有尼特族的正式統計, 不過,趨勢的隱然形成已無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