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73213
 一曲懷觴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弔簡大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山坡羊.三版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閩南語研讀小筆記
作者: 一曲懷觴 日期: 2012.10.12  天氣:  心情:
閩南語研讀小筆記              
一、 臺語定義
1.河洛話(羅香林教授引鍾用龢先生之言..客家之名始於宋,而福佬之名始於唐)(黃遵憲序梅水詩集傳..此客人者,來自河洛,由閩入粵)
2.福佬話(唐開元21年733,設置福建經略史,..福建始稱,潮州在其轄下)
3.閩南語(漳州泉州)(五代時期與開漳聖王陳元光同屬河南固始縣人王審知兄弟舉族避黃巢亂遷徙至福建並建立閩王國896-945)
4.台灣話(泛稱)
5.鶴佬話(音譯)
6.甌駱語(甌駱族古越語)
二、福佬話源自古漢語考
1.吃..<說文解字>:謂「从口乞聲,作言騫難解」乃指說話不能順暢而言。
2.喝..小篆从口曷聲,<通訓定聲>作「音之歇也」解,
    又吼聲曰喝。
3.哺..<說文>:「哺,咀也」,<廣韻>;「食在口也」,<史紀魯周公世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
4.糜:<釋名>:「糜,煮米使糜爛也」。
5.餾:<爾雅>:「饙餾稔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米一蒸為饙,再蒸為餾」。
6.枵:<正字通>:「凡物饑耗曰枵,人饑曰枵腹」
7.袜:<玉篇>:「袜,腳衣」。古人將避體衣物分為
    上衣曰衫,脛衣曰袴,腳衣曰袜。
8.企、帶:<說文>:「企,立也」,連橫:「帶,流寓
    也」。
9.使車:<正韻>:「使,令也,役也」
10.   載志:章太炎<新方言>:「詩書皆以載為事,事載本一聲之轉,今福洲猶謂事為載,讀如戴,古音載,本如戴也」。載言事也,志言記事也。
11.   相斟:<廣言>:「斟其芳香,味其秀色」,斟,觸也。
 
 
三、釋文白異讀
根據丁樹聲、李榮的<漢語方言調查簡表>其中2610字分析:
1.兼有文白雙讀音609字「大」
2.只有文言音1306字「他」
3.只有白話音62字「件」
4.文言音與白話音一致633字「貴」
所謂白話音並非指白話文漢字的發音,而是指生活中用語的語音,文言音是用以讀古典文言文所設計出來的字音體系,他的發展晚於白話音許多,根據研究文言音是福建人在白話音的基礎上模仿當時北方政治中心的語音,略加改造,調整或進行音聲代用所創設的讀漢字的音聲體系,例如白話音的「東、冬、動」,而當文言音出現後,在聲韻學上產生一個巨變,原本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的讀音在福佬話中產生了,例如:佛、飛、蜂,
這種輕唇音的發聲被認為是發生在唐中葉、第七世紀末,
我們可以如此認為,白話音是中唐之前固有體系,文言音是中唐以後發展出來的體系,我想五代閩王國王審知所帶領的移民其故始方言應該有觸媒作用。
標籤:
瀏覽次數:96    人氣指數:296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弔簡大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山坡羊.三版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