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94026
 .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美麗動人的氣球藝術 ^^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會不會變?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緣起緣滅, 緣聚緣散, 緣來緣
作者: . 日期: 2010.11.04  天氣:  心情:

緣起緣滅, 緣聚緣散, 緣來緣去;因緣聚合,事緩緣齊, 凡事圓滿。(轉)^^



緣起緣滅–張明發紀念展

流徙與定位–滾動四人展


(桃李醉春風)
緣起緣滅,緣聚緣散
(轉文)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書生奄奄一息。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一下他。
 僧人來到她床前,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躺在海灘上。這時,走過來一個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走過來一個人,將自己的衣服脫下,給女士蓋上,走了……又走過來一個人,過去挖個空,小心翼翼的把屍體掩埋了……
 疑惑間,畫面切換,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燭,被她丈夫掀起蓋頭的瞬間……
 書生不明所以。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換你一個情。但是他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從床上坐起,病愈!
書生悟道了什麼呢?
 愛情要隨緣。你跟對方在大學裡相識是一種緣分;你們彼此相愛,也是一種緣分;你們最終不能走到一起,也是一種緣分。
 然而,有的人卻不是這樣想的,或者認識到了這一點,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改變了初衷。不管從什麼時候開始戀愛,都想在畢業時把戀愛成果鞏固下來。似乎大學四年,談情說愛跟學業同種重要,即使拿到了畢業證,如果失去了戀人,那也算不上真正的畢業。于是,當畢業在即,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跟戀人的感情出現問題時,就很難去承受。感情挫折同就業一樣成為困擾大學畢業生的難題。于是,有人在感情挫折中不能自拔,失去理智走上極端。
 實際上,這時間從來沒有完美的愛情,所謂完美的愛情,都是相對的。隨著時勢和條件的變化,在完美的愛情都會產生審美疲勞。無論多麼完美的愛情,都要靠一種責任感去維護,也只有如此,愛情和婚姻才會持久。在大學裡花前月下產生的所謂完美愛情,踏入社會後,未必經受得住世俗的衝擊。
 商界巨子李曉華(是國內第一個擁有法拉利跑車的人,第一個同時榮獲聯合國頒發的”科學與和平獎”及”和平使者獎”兩個獎項的中國人,並有一個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李曉華星”),初中沒畢業就插隊北大荒,當時他才十八歲。北大荒有過她的初戀。可女方卻回北京和一個高幹子弟結了婚。當時,李曉華扒著火車從北大荒回京,敲開女方家的門時,他媽媽出來了,說:”你不能給她帶來幸福,你也不能改變她的生活狀況,你要什麼沒什麼,就是一個農民,雖然他也是一個知識青年,但不能嫁給一個農民。”
 這件事對李曉華打擊很大,後來功成名就,他這樣感慨地說:”要改變貧窮的命運,只有加倍努力。奮鬥對于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這時我要告訴現在年輕人的衷言。在我貧窮潦倒的時候,我在北大荒做一個農你們的時候,沒有人肯嫁給我。沒有必要的經濟基礎,只憑愛心與執著,連真愛都得不到。”
 李曉華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愛情的殘酷。如果因為經濟原因,你的她提出跟你分手,你默默接受就是,不必為此耿耿于懷,不必為此深陷”傷心太平洋”。因為你即使暫時維系住這份感情,而物質條件又不會在短時內改變的話,分手是遲早的事。
 反過來講,畢業之時說分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當你踏入社會後,你的眼界開闊了,這時你也許會發現你的大學愛情是幼稚的,也許會碰上更值得相守一生的人。經過社會的鍛鍊,你們都變得比以前成熟了,這時做出的選擇也許更具有生命力。
 有的人之所以很難放棄已經明日黃花的愛情,是因為再就業壓力的衝擊下,期望用戀人的感情來安慰自己必備的心靈,為自己療傷。但愛情絕不是一根救命稻草。當你打算用愛情來拯救你的命運時,只會讓你更加失望,讓你更加受傷。正確的做法是,即使放棄這份支離破碎的愛情,盡快從痛苦中走出來。
 後漢時代,太原有一個叫孟敏的人。一天,他扛著瓦罐上市,一不小心,瓦罐掉在地上摔碎了,但他頭也不回地向前走去,旁觀者無不奇怪。有位叫郭林宗的人看到了,跑上前去問孟敏,為什麼不回頭看看?孟敏回答:”從肩上掉下去肯定會摔得粉碎,我看她又有何用?我前面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郭林宗認為,這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一定會有所成就。果然,10年後孟敏成為知名學士。
 當愛情已無法彌補時,沉浸在裡面又有什麼意義? 拿得起,放得下,專心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真情寄語:
大學裡戀愛都是正常的,分手也是正常的。
 別把你即將失去的愛情看作一場完美的愛情,這只會讓你更加痛苦。實際上,所謂完美的愛情都是相對的。當你踏上社會,經受一番鍛鍊之後,再回過頭看你的大學戀情,往往會發現很幼稚,結束並不見得是壞事。
 當大學畢業,戀人卻跟你分道揚鑣時,不必為此陷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轉移自己注意力,去做更重要的事,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緣來緣去皆是福



 
緣自心來,緣也要由心去。 

佛學經典:緣來緣去皆是福
龍山的善國寺有兩個和尚:悟空和悟了。一開始他們每天都出去化緣,後來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緣了。原來,悟了發現龍山下的緣十分好化,隨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來的錢買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著,其餘的時候就在寺廟裡睡懶覺。悟空就勸悟了,讓他不要虛度時光,要出去化緣。
悟了聽了很煩,說:“出家人豈可太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這麼多的糧食,足可以讓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勞累?”
悟空念了聲阿彌陀佛,說:“師弟,你化了這麼多年緣,還沒有參悟到化緣的妙處和真諦啊?”
悟了聽了,就諷刺悟空,說:“師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歸,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緣呢?”
悟空說:“我化的緣在心裡。緣自心來,緣也要由心去。”
悟了聽得一頭霧水,說:“不明白不明白。”
後來,悟了化的錢物越來越少了。這讓悟了很苦惱,原來化一次緣可以吃上半月,現在只可吃上幾天。但悟空依舊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歸,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帶微笑。悟了想挖苦師兄,說:“師兄,你今天收穫如何?”
悟空說:“收穫多多。”
悟了說:“收穫在那裡?”
悟空說:“在人間裡,在人心裡。”
悟了感覺自己一時很難參悟師兄的話,決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緣。悟了說:“師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緣。”
悟空點頭同意。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緣了,悟了又拿了那個他出去化緣用的布袋。悟空說:“師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說:“為何?”悟空說:“你這布袋裡裝滿私慾貪婪,拿出去,是化不來最好的緣的。”
悟了說:“那我們把化來的東西裝哪兒?”
悟空說:“人心裡。人心無所不容。”
就這樣,悟空和悟了就上路了。悟了跟悟空每到一處,就會有很多人認出悟空。悟空還沒來得及說話,他們就主動拿出東西給悟空。有的還說,幸虧悟空大師上次施捨,才使我們渡過難關。悟空大師的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啊!悟了在心裡想:“不讓我拿布袋,看你一會把東西往哪裡擱。”他們繼續往前走,他們化的緣也越來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穫不少,滿懷欣喜。恰在這時候,從遠處走來一個農夫,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邊走邊哭。原來農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錢來給孩子看病。悟空就走過去,把化來的財物全部給了農夫。他們繼續前行,除了溫飽外,他們一路化了就舍,捨了再化。悟空問悟了:“師弟,跟我出來你化到了什麼?”
悟了苦笑。
悟空說:“師弟,你只知道緣來之福,而不懂得緣去之福。看天地間,自然萬物為何如此美麗,天地萬物都在循環啊。師弟,風水、日夜、四季,哪一樣不是在循環?光知道緣來之福的人,那隻是片刻的歡愉,時間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們之間的區別就是,你把化來之物放在了充滿私慾貪婪的布袋裡,我則把化來之物放在人心裡循環,讓善良和愛在人間、在人們的心裡循環。”
悟了聽到這裡,低下了頭。悟空念了聲,阿彌陀佛。
標籤:
瀏覽次數:27    人氣指數:1827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美麗動人的氣球藝術 ^^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會不會變?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