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352973
 感興趣?先看日記!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今天去看了《恋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天然吔,尚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玫瑰人生的女主角實至名歸啊!
作者: 感興趣?先看日記! 日期: 2008.03.10  天氣:  心情:

◎简  介 我看了!!真的很好看,也看到許多老夫妻攜手共賞,真動人!!

本片讲述了歌手Edith Piaf的生平故事。
《玫瑰人生》由法国导演奥利维埃·达昂执导,由马丽昂·歌迪亚饰演这位命运多舛的女歌手。出演配角的法国明星杰拉尔·德帕迪约、施维泰·丝特和艾玛纽尔·塞尼耶。

被称为“小鸟歌后”的伊迪丝·碧雅芙1915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流浪艺人之家,原名伊迪丝·吉奥瓦娜·加森。碧雅芙的一生极为坎坷而且富于传奇色彩。刚出生不久,因为父亲参军,她被送到诺曼底与祖母一起生活,这是她一生中少有的幸福时光。战争结束后,碧雅芙被父亲接回来,跟随他在法国各地流浪表演。
  15岁时,碧雅芙独自回到巴黎闯荡。直到一天,热拉尔·德帕迪约扮演的巴黎一个高档咖啡馆的老板路易斯·莱普利发现了她。莱普利被碧雅芙的嗓音迷住了,他立刻与她签了约,还给她起了个“小鸟”的艺名。可是碧雅芙还没有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莱普利就人被刺杀身亡。碧雅芙的人生重新滑入低谷,大报小报整天拿这件事做文章。幸好她的一个仰慕者,马克·巴贝扮演的雷蒙德·埃索挺身而出,他不光帮助她从麻烦中脱身,还为她打造了第一首值得保留的好歌。
  此后碧雅芙还进入影坛并且登上戏剧舞台,在两次大战中间,她那具有魔力的声音和独一无二的舞台表演征服了巴黎和法国。1947年,碧雅芙来到美国开演唱会,经过不太顺利的起步,她在这里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与影星玛琳·黛德丽成为终身好友。此外,她还与让皮埃尔·马丁斯扮演的拳王马赛尔·桑丹陷入爱河。可是厄运再度光顾,1949年,桑丹死于空难。这件事对她打击极大,因为她爱的人总是被命运夺走。
  然而碧雅芙再次奋起,回到了舞台上。而厄运还是不肯放过她,短短几个月,她就两次遭遇交通意外,治疗过程中,她染上毒瘾和酒瘾。出院后,她的身体状况仍然非常糟糕。修养了两年后,她坚持飞到美国巡演,并立足歌曲的最高舞台,成为真正的国际巨星。1962年,碧雅芙与希腊歌手西奥菲尼斯·兰博卡斯结婚,第二年十月,她病逝于戛纳附近,她的葬礼在巴黎举行,有几万人自发步行跟随到她下葬的拉雪兹公墓。


主创介绍

  法国已故著名歌星伊迪丝·碧雅芙的传记片《玫瑰色的生活》不仅是今年柏林电影节的开幕电影,也是金熊奖有力的争夺者,片名则来自碧雅芙的同名名曲。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碧雅芙在法国和美国都红极一时,然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她多舛的命运。如果说大部分人只是偶尔坐一个过山车的话,那么碧雅芙的一生都是在过山车上。
  奥利弗·达汗,这位从前只有一部《暗流II》还算叫得响的法国导演的这次亮相可谓惊艳。不管是剧本还是拍摄手法,本片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通过巧妙的编排,他把小鸟歌后的一生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正像女主角玛丽恩·科提拉德说的那样,影片内容异常充实,从一开始就异常动人,紧接下来的不断的转折,更令人欲罢不能。
  更难能可贵的是,达汗是在一个有个前提下做到的这一点,那就是他讲述的是一个人们早已知道结局的故事。一位观众这样评论,看完这部片长将近两个半的影片,感觉时间才过去半个小时,影片的缺点是太短。另一位观众则认为,《玫瑰色的生活》会与《天使艾梅丽》《放牛班的春天》一样,会席卷国际电影市场。
  实际上,影片还有个让人顾虑的地方,就是玛丽恩·科提拉德和碧雅芙之间的身高差距,1米82比1米47。但演过《两小无猜》和《终极杀阵》系列的科提拉德在克服了对自己的怀疑后,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之中,从15岁演到47岁,中间的变化都令人信服,当她穿上了小鸟标志性的黑色礼服站在舞台上,没有谁还会劳神记得她的身高问题。本片还有个奢侈的配角阵容,热拉尔·德帕迪约、帕斯卡尔·格利高里、艾曼妞·西格涅这些演技精湛的老牌演员都不计戏份加入到影片中,令影片更加耐看。
  近几年来,好莱坞不断拍出高质量的音乐传记片,2004年的《灵魂歌王雷》,2005年的《并肩同行》和去年的《梦女孩》,每一部都能在奥斯卡上兴风作浪,与这些影片相比,法国造的《玫瑰色的生活》完全不落下风。



幕后制作:
法国小云雀的玫瑰人生


你是否记得有这么一首浪漫的法国香颂,女歌手浑厚的嗓音传达着浓烈的情感,你或许不知道歌手的名字,却对这首歌却耳熟能详,因为它总是出现在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电影中。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炮声隆隆、烟硝弥漫的决战前,当留声机里响起La Vie En Rose的时候,这首歌就是由法国知名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Edith Piaf)所演唱的《玫瑰人生》。


拥有一个外号叫“法国小云雀”的伊迪丝·琵雅芙是法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是因为她动人的歌曲与令人难忘的声音,她的传奇人生更令人无限感慨与唏嘘。她从街头卖唱起家,直到她获至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献唱,声名红遍大西洋两岸,被法国视为国宝,在法国人心中留下无法抹灭的印象。


伊迪丝·琵雅芙的人生就如她最知名的歌曲《玫瑰人生》一样,她曾经活得像玫瑰一样绚丽,但也免不了无声的凋零。《玫瑰人生》一片就是完整记录她传奇一生的音乐传记电影,在一首又一首她的动听歌曲《爱的礼赞》(Hymne L`Amour)、《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如果你爱我》(If you love me)陪伴之下,我们从中能够窥探她的生命历程。从童年到在歌坛崛起,从最高点再跌入谷底。


精心制作的法国文艺片


《玫瑰人生》的制作团队非常强大,制作费用也创新高,被国际影坛视为继《罗丹的情人》、《天使爱美丽》之后最重要的一部法国作品。演员阵容有出演过《的士女王》、《美好的一年》的美艳女星马丽昂·歌迪亚之外,还有《罗丹的情人》法国凯撒影帝杰拉尔·德帕迪约、《新爱美丽创东瀛》施维泰·丝特、《漫长的婚约》让-保罗·卢弗。全片由曾执导《幽灵河》、《暗流2:末日天使》法籍导演奥利维尔·达昂掌镜。


当马丽昂·歌迪亚知道要扮演伊迪丝·琵雅芙时,她既兴奋又惶恐,并且笑着说:“认识琵雅芙的人都还活着,她是一个如此传奇的人物,我绝对不能搞砸。她们不会允许我搞砸一切,所以我必须要有好的表现”。事实证明,她的演出是令人激赏的,尤其是她扮演伊迪丝·琵雅芙的神似度是百分之百。


为了配合伊迪丝·琵雅芙的浪漫情怀,《玫瑰人生》订于2007年的2月14日情人节在全法国共800个影院盛大上映,创下法国文艺片联映影院最多的影片。由此可见法国本土对此片之重视。


花絮:
·该片是2007年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揭幕影片,将在本届电影节中角逐最高奖——金熊奖。




[QUOTE]影评:《玫瑰人生》:纪念那逝去的时光
凌乱的叙述方式,使得影片非常的真实,与其说是客观地在讲述伊迪丝·琵雅芙的一生,不如说我们看到是伊迪丝临死前那晚,是她已经接近生命终点,无数个白天躺在花园躺椅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如玻璃碎片般零碎的记忆,伊迪丝努力地回忆着,最幸福的时刻,最绝望的时刻。随意捡起的记忆碎片,因太锋利而割破了伊迪丝回忆的心。再也无法拼合完整的整整47年的记忆,成为了最零碎的片段。——有志女青年


让我们回到伊迪丝·琵雅芙的最后一个夜晚,是那安静的夜晚,透不进一丝月光的漆黑房间,生命垂危的伊迪丝蜷缩在床上,说着临死前最后的话。47岁的伊迪丝呈现出了不同于这个年龄段女人的苍老,从年轻时就开始的对酒精与药物毒品的依赖,摧残着这朵娇艳的玫瑰,不得不面对提前的凋零颓败。

影片用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回顾了伊迪丝·琵雅芙短暂且命运坎坷的一生。伊迪丝·琵雅芙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流行女歌手,法国国宝级人物,被喻为“小云雀”。其演唱的《玫瑰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普通老百姓家的留声机中一直流传到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至今仍被广为流传受人喜爱,是法国流行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简单的介绍,并不能足以让观众更多的去了解这个传奇的女歌手。尤其是作为中国观众,或许我们也只是听过那首《玫瑰人生》,对它的演唱者伊迪丝·琵雅芙却知之甚少。抒情的音乐,美妙的法语歌词,浑厚有力忧伤的女声,带来了最浓烈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巴黎的本土气息,更多的却是那歌声中无尽的忧伤。

一个女人的一生,要如何才能被称作玫瑰般的人生呢?看到伊迪丝·琵雅芙,我想起那么那么多这个世界上早逝的美丽女人们,她们是人们心中的天使,是战士们心中的女神,拥有美丽面容或是拥有动人歌喉的她们,却都有一个相同的结局。她们是娇艳的玫瑰,短暂的绚丽盛放后却迎来了迅速的凋零,只留给爱她们的人无限的心痛和遗憾。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回荡着伊迪丝·琵雅芙歌唱生涯中最经典的歌曲,非线性的故事推进方式,插叙的手法零碎地展现伊迪丝一生中的生活片段和重要事件。随性摇摆的镜头,用最随意的方式捕捉着这个如“小云雀”般生性桀骜好强的女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娇艳性感灵活的嘴唇,她湛蓝色的眼睛,她每一个开心心碎愤怒的瞬间。在其经典歌曲的铺垫下,生动真实地展开来。管她是谁,有那么一刻,我忽然忘记了她是那个著名的法国女歌手,而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最纯粹最简单的女人。

我是多么喜欢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我是伊迪丝·琵雅芙的狂热追随者,之前我并不知道伊迪丝是谁,也只是听过《玫瑰人生》这首歌。可我就是这样疯狂地爱上了这部电影,爱上了它插叙的讲述方式,爱上了跟随人物走来走去的镜头,爱上了导演极致残酷的表现方式,爱上了那些美妙的歌曲,最终爱上了伊迪丝·琵雅芙这个古怪勇敢的女人。

所以,我想故事从伊迪丝·琵雅芙临死前的那个夜晚开始。或许有太多的人不喜欢本片凌乱的故事讲述方式。十分钟前还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九岁小女孩,转瞬间就是一个佝偻着身子躺在躺椅里的老女人。还回荡着伊迪丝·琵雅芙初登台时美妙的音乐,接下来看到却是她注射毒品的针管和棉花上的血。这些非合理时间的连接方式,多少会让人一时间难以适应。毕竟,大部分的人物传记片,都采用直叙或是倒叙的方式,人们喜欢看名人们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而不是零碎的片段。

就是这样凌乱的叙述方式,使得影片非常的真实,与其说是客观地在讲述伊迪丝·琵雅芙的一生,不如说我们看到是伊迪丝·琵雅芙临死前那晚,是她已经接近生命终点,无数个白天躺在花园躺椅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如玻璃碎片般零碎的记忆,伊迪丝努力地回忆着,最幸福的时刻,最绝望的时刻。随意捡起的记忆碎片,因太锋利而割破了伊迪丝回忆的心。再也无法拼合完整的整整47年的记忆,成为了最零碎的片段。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我们看到的是伊迪丝大脑中的回忆。一会是儿时照顾她的妓女,一会是父亲马戏团里会用嘴巴喷火的杂耍艺人,一会是人生中第一次演唱时的紧张……逐渐回忆起来的是,那最忠诚挚爱的好友,是巴黎街头的小酒馆,是年轻青春时的无法无天,是遇到最爱的那个男人那晚纽约城的夜空……是无数次演出的现场演出和那些所唱的歌曲,是成名之路的辛酸和努力……是第一个孩子的意外早逝,是最爱的男人飞机坠毁的那一天。

47年的人生,有太多是这个女人最后不想去回忆和想起的。所以,从伊迪丝小时候流浪街头的生活,慢慢地看到是她人生中最绝望的两个时刻,爱人的离去和孩子的早逝。最痛的回忆,总是不愿意想起,每一次的想起就是心如刀割般的疼痛。所以,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伊迪丝年轻时还有一个孩子。

“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伊迪丝·琵雅芙这样说过,的确抛下歌手的身份,她只是一个简单的女人。深爱过一个男人,为他充满希望过,为他开心地编织一件毛衣,是那个因为男人的意外死亡而心灰意冷坠入绝望谷底的女人。清晨醒来时是男人的到来和热吻,为他端来早就准备好的热咖啡,是等不及的拥抱,为他准备了一块手表作为礼物,却怎么也找不到。她开始焦急,然后得知他以死于一场飞机坠毁事故,再也不能来见她,回到卧室男人却不在床上。原来男人的到来只是因为太过想念的一场梦,而飞机坠毁男人已死才是最残酷的现实。对这场戏的安排,是如此的残酷,伊迪丝开始嚎叫悲痛使得她脸部严重扭曲。只是一瞬间 ,眼泪就流下来,有谁还可以有勇气承受这样的悲伤呢。

伊迪丝的早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男人的死去。没有了希望,没有了爱,伊迪丝真的什么也不是。失去了恋爱时的美丽,留下的是更严重的对酒精毒品的依赖。绚丽绽放的玫瑰,最终凋零。只留下那一首又一首经典的歌曲,让人们去回味这个女人的歌声,回忆纪念那段已然逝去的时光。[
標籤:
瀏覽次數:205    人氣指數:1805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今天去看了《恋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天然吔,尚好!!
 
住戶回應
 
時間:2008-03-13 01:09
他, 40歲,台中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3-13 00:11
他, 40歲,台中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8-03-13 00:12]:

很抱歉,網路資源啊,沒時間轉成繁體,請見諒!

改天等頭不暈時,再打一篇自己的心得版嘿!!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