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回到高中,那裡跟當時畢業的時候幾乎都沒變,只有牆上多了些馬賽克作品,一些牆上多了噴漆塗鴉,看起來新的校長是很愛藝術的人吧
看了朋友的成績單,高中的回憶都回來了,我們兩個都沒什麼壞習慣,只是都"不讀書",是被當到不行的人,從二上開始沒有二一也有三一 [)-D],但是神奇的是,不知道是哪個人佛心來了,我不及格的科目都加到60啦 [:u]~我同學還有些是三四十分的..
不過這麼多科不及格還能畢業,也是一種奇蹟,聽說我們那屆是特例,後來又改回必休課一定要修完才能畢業,搞不好是太多人被當掉校長看不下去了 [:|],我晚點生高中就讀不完了..
我同學是文組的料來卻跑到二類來了,當年全班只有他一個人沒學校可以唸,次年他轉考一類就上了台大 [;-)],神奇的是當時班上成績最差的四個人,有三個後來卻跑到台大.成大去了 [:-],而且在系上也都有不差的成績
這故事是說人總有專長的,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別跟缺點過不去,現在台灣的教育都希望我們是沒有缺點的通材生,但是過度強求學生學習只會有反效果,花很多時間在不拿手的科目上,連原本拿手的科目都考差了,就得不償失,而且社會上沒有這些那麼專精的人,科技要怎麼進步啊,光靠服金融務業是生不出iPad的
比起我黑暗的大學時代,我好喜歡高中...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的事,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沒時間讀書考差還不會被退學,還可以交到很多知道自己方向的朋友 [:P],從學生的角度看我們確實是做的不好,但是我們也是認真的活著,沒有浪費吸到的每一口氧氣,那時候的生活真的跟我們的成績單一樣精采,在大學努力學習背負"學生"的責任之後,再回頭看這段有著說不完的故事的時光,似乎高中時更不負"生命"所代表的意義,與其留下只有數字的獎狀,或是一篇全世界只有幾十個人看的懂的論文,令人莞爾的回憶更有意思吧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