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人家向來好為人師,想要傳道、授業、解惑至少需有兩把刷子,為此專程去參證了菩提,順便也去受洗信了耶穌,套句最新流行用語「Ma the bumbler」的新解,老馬居然變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和有愚公移山等精神的人。為了避免別人聽了這些肉麻到不行的話,在隔夜飯都吐光後,又反胃大吐膽汁,我老人家縱使道德學問高強,至少也要在表面上裝得謙恭平和,喬扮成一副慈顏善目的法相,實在不便發脾氣再叉著腰罵大街,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換個心情來開釋眾生,研究研究到底情為何物吧!
回想這糟老頭難得能活到這把年紀,浮沉情海凡數十年,浪蕩半生,隨波逐流,欠下風流債無數,其間常遇蟲鼠蛇狐,卻未被其所惑;遍逢豺狼虎豹,也未被其所噬;盡遭魑魅魍魎,更未被其所攫,匆匆年已近花甲,層層往事如夢似幻,所有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猶如浮光掠影,從不曾在心頭有所停留,早就超脫輪迴,淡視人間情愛,晉身為專家之流,若要深入談論各色情種、情癡愛恨聚散等問題,捨我老人家外,不知還有其誰?
所謂男歡女愛,在遠古時候非常方便,不必經花前月下或燭光晚餐這套過場手續,據《續幽怪錄》所載,唐朝時有個叫韋固的人,某天經過宋城,看見一位老叟在月光下翻書,這位老伯伯說天下男女的姻緣都登記在這本姻緣簿上,他的囊中藏有無數條紅色的繩子,只要用這繩兒把男女兩人的腳縛住,就算兩人遠隔萬里,或者是冤家死對頭,到最後不但會結成夫妻,而且會從一而終,這就是「赤繩繫足」的典故。這位月下老人單憑一根紅繩就能替人綁住另一半,還有完整書面資料可供稽考,配對成功、至死不渝的機率,好像比起現代的速食愛情或某些婚友社的商業行銷要可靠得多! 若是西洋人的傳說法則看似魯莽,但也較接近現實,據說愛神邱比特,是一個頑皮的小孩,拿著弓箭甚至有時是盲目的向人亂射,哪一對倒了八輩子霉的男女若不幸被他一箭射中,就無可奈何地墮入情網,愛得昏天黑地,直到那支箭在身上掉落時,才驀然發現,原來身邊的蜜糖兒竟是那樣言語乏味、面目可憎,簡直是令人忍不住想海扁他一頓的程度!這狀況就是要說謝謝陪伴,有空時永不再聯絡,從此各分東西,妳走陽關道,我自己去過獨木橋,一拍兩散的時刻了!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愛情是一種排他、獨佔的奇怪東西,歡聚趣別離苦甚至別離恨自古皆然,愛之時欲其生,恨之後欲其死,沉醉在戀愛中的人,情緒會勝過理智,正所謂情人眼中看到西施,烏龜與綠豆看對了眼,女生眼中的心儀男性,簡直是潘安再世,貌勝子都,舉手投足,風度翩翩,英俊到亂七八糟,就算不小心跌個狗吃屎,姿勢也是超人一等,恨不得看他再摔一次。男生若見到的喜歡的女性,活生生就是天仙下凡 ,傾國傾城,走路行進,風擺楊柳,搖曳生姿,漂亮得一蹋糊塗,她若忍不住放了個響屁,聽來也是不同凡響,如入芝蘭之室,久久還願聞其香。每次遠遠見到對方,就口乾舌燥,頭暈眼花,愛到深入骨髓,甚至撒下漫天大謊,說一定會天長地久、海枯石爛。 男女之間,若是相處久了,所有的甜言蜜語,風花雪月早在戀愛當初都已說盡了,老狗實在玩不出新把戲,能推陳佈新的詞彙十分有限,每天開門的話題僅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上面或是無話可說,而且在戀情之初所刻意隱藏的劣根性,都已一一顯露,這時說不定就是適當的分離時刻,大部分的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好聚好散,妒恨的情緒若任憑漫延,就是宇宙間最負面的能量,愛若在恨亦隨之,就如劍之雙刃,學習放下、忘卻、再出發,才可避免悲劇的發生,因為人往往在刺傷別人時也會不自覺得會割傷自己啊! 清代納蘭性德的《攤破浣溪沙》寫道:『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是說愛早已如風中之絮飄零,隨那殘花化成浮萍消逝無蹤,但情分卻猶如陷在泥沼中的蓮根與藕絲,是那樣的依依難分,在分離那時既已互用心香一瓣道過珍重,就表示盡自前世迄今生的所有愛慕與思念。若是成熟又隨緣隨性的人,應該不再去強求而造成對方的負擔,因為這樣很容易就會令人由愛生恨。所以我只能選擇在那充滿回憶又令人肝腸寸斷的地方,偷偷得流下黯然的眼淚。就以此段文言直譯的白話文來做個結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