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photo.i-part.com.tw/n1v1/8/4/8/5/995848/photo/book25/12383869932007.jpg)
既然已走到靜埔,而且晚上住宿的地方在富里的六十石山,
因此最順的走法就是行至台東長濱然後走玉長公路轉到富里去。
在進入玉長公路之前,看到了八仙洞這個景點,
我想這不是什麼很新鮮的景點,因為各大雜誌、旅遊書籍、地圖都會標明,
看看去富里時間還早,那乾脆就慕名看看八仙洞長什麼樣子吧!
過年哪裡的人都多,著名的八仙洞也不例外,不僅人多連車子也多,
進去找個停車位還要繞個老半天。
八仙洞原本是就一個個的海蝕洞,原本應該在海底好好待著的,
為什麼會一個個全跑來陸地上「納涼」呢?
這是因為台灣東部長期受到太平洋海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三方推擠,
造山活動非常旺盛,這些海蝕洞因為受到板塊彼此推擠,
經過好以萬年的時間才一個個跑到陸地上來「納涼」,
堪稱是東部板塊運動的最佳見證者,這一本活的地理教材。
只不過原本該是東部最佳的地理教材,卻一個個變了樣,
擺上神神佛佛實在不知道有什麼意義?
就連現在在寫部落格時我還在想這個問題:
就是為什麼一定要加上這些神神佛佛破壞自然景觀呢?
為什麼不能讓它以「乾乾淨淨」的面容與世人見面?
地理奇特景觀和宗教思想到底兩者有什麼樣的關連?
是不是這些海蝕洞一定非得加上這些「人造景觀」才能吸引世人目光?
有沒有誰可以告訴我?這第一尊佛像到底是誰先擺上去的?
如果幾百年的建築就可以稱為古蹟,
那麼這些大自然的建築,
經過幾萬年的時間才「落成完工」不就更應該受到保護嗎?
是不是如果拿掉這些神神佛佛還這些神奇的海蝕洞原貌會更好呢?
我不知道!但是我就是不喜歡!
不僅壞了自然景觀之美,
假藉神佛向旅客推銷產品的手法更是令我嗤之以鼻!
八仙洞給我的盡是失望與不舒服,
想再到八仙洞重遊,那就先拿到這些無關的事物再說吧!
▲我在八仙洞步道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8/4/8/5/995848/photo/book25/12383869934527.jpg)
▲小表弟在八仙洞步道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8/4/8/5/995848/photo/book25/12383869932007.jpg)
▲八仙洞步道眺望台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