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基測國文科以余光中新詩「刺秦王」入題,第一題問「百二斤重的大椎劈空一揮/也不到這暴君的冕頂」,這兩句代表狙擊行動的發展如何?答案是「功敗垂成」;第二題問「這一局陰幢幢的長夜一過/贏家的棋變輸家的棋」句中的贏家指的是誰?指的是秦王名嬴政的『嬴』,是雙關語。這個題目意外的難倒了學生,顯示現代學生對歷史的生疏。中國人一向文史是不分家,文學家其實是在書寫歷史、歷史家本身就是書寫文學。此外,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學,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歷史框架中,才能準確的解讀;任何西洋的文學,也必須在該國歷史文化的情境中,才能掌握細微。
一部中國文學,就是廣闊的歷史,從先秦至晚清的文學發展及各種文體的特點,不可能自絕於歷史,必須從歷史的流變中,才能找到文學的意義與定位。文學視野站在歷史與文化的肩膀上,這一視野才能有著時空意義上的延展和寬闊,文學才得以深邃。
所以教國文不能不講背景、教國文不能不講時代、教國文不能不講流變、教國文不能不講風氣,學習國文不是只學一些文句名詞、一些句讀章節,掌握歷史,才能了解精神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