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讓生物搬家了!」一組英國研究團隊發現,
許多生物因暖化而遷移的速度,比人們認知快了兩、三倍,
研究成果刊在今天出刊的《Science》(科學)。
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我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一菁。
全球暖化讓相同地點的平均溫度比以往提高,據陳一菁統計,
有四分之三的生物為了躲避溫度變化,只好向更高緯度或更高海拔地區遷徙。
研究團隊估算,全球生物平均每十年就往高處爬了十二點二公尺,
或向高緯度移動十七點六公里,「相當於每小時廿公分!」
陳一菁表示,氣溫改變後,某些變溫動物(如昆蟲)會很快受影響,
生物界日復一日都在進行「無聲的改變」。
今年曾有其他研究指出,台灣的高山植物分布區域每年也提高三點六公尺。
陳一菁認為,全球暖化讓生物「大洗牌」,未來還將發生許多以前沒有的物種交會關係。
某些生物被迫搬家,也有些生物的生長範圍縮減。
陳一菁說,婆羅洲神山有一種學名為「Synegia punctinervis」的蛾類,
依賴中海拔山區的雲霧帶生活,暖化讓牠的分布範圍大量縮減;
更何況某些山區不是「爬高」那麼簡單,「翻山越嶺」的遷移並不容易。
該研究團隊的論文「氣候暖化造成生物分布快速改變」回顧本世紀生物分布改變的文獻,
一共蒐集兩千多筆生物反應資料。
他們認為,全球暖化下的保育策略應該更實際地考量物種的個別差異。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9/2/2x5py.html
更新日期:2011/08/19 01:59
更新日期:2011/08/19 21:08
哇~~~少年耶 比我還猛 網路遊戲咩 不用這麼拼命
更新日期:2011/08/18 09:35
記者陳宏睿/高雄報導
暖化影響 生物加速往極區搬家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9日電)
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陳一菁參與的英國研究團隊發現,
氣候暖化造成生物以每天近5公尺速度往極區移動,
播遷速度緊追暖化,研究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期刊「Science」。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一菁
和研究團隊針對全球超過2000筆生物反應資訊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全球生物分別以每10年12.2公尺的速度往高海拔地區移動,
每10年以17.6公里的速度往高緯度地區移動,比過去學界的研究快了2到3倍。
陳一菁表示,2003年曾有類似研究,針對歐洲近百種生物,
研究受暖化影響的播遷速度,而這次研究擴大範圍,橫跨熱帶到溫帶,
物種也增加到上千種;同時運用各地溫度遞減率,算出在暖化條件下,
生物要維持相同溫度範圍必須移動距離的期待值,再和實際播遷距離做比較。
陳一菁表示,研究證實,溫度上升較高的地區、播遷距離也更遠,
顯示全球暖化確實是造成生物播遷的原因;
而全球生物每10年以17.6公里的速度往高緯度地區移動,
相當於每天以近5公尺速度往極區移動,和期待值相差不大,
顯示生物分布變化已緊追暖化程度。
陳一菁指出,但生物以每10年12.2公尺的速度往高海拔地區移動,
卻落後期待值,她推測可能是因為山區的複雜地形和微氣候,造成生物的播遷障礙。
陳一菁表示,生物播遷速度平均值雖緊追暖化程度,
但物種間差異還是很大,75%物種往高海拔、高緯度播遷,
但也有25%物種反而往低海拔、低緯度移動,
這可能是因為競爭對手移動,或是對雨量、濕度的反應大於溫度的影響。
陳一菁表示,雖然生物播遷速度平均值已追上暖化幅度,
但物種之間差異極大,還有很多物種是屬於落後的,
物種因為暖化和棲地破壞而滅絕的風險並會不因此消滅。
陳一菁表示,研究結果正好對人類提出一個警訊,告知生物面臨暖化衝擊,
已經被迫快速播遷,人類更應該正視暖化議題,
及早思考因應對策,才能讓人類永續生存。100081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9/5/2x4u1.html
如先前預期的 高山區的土地在將來會倍受青睞
生物的徒遷 所顯示的是未來溫度的適住適合生存的地區
更新日期:2011/08/19 04:21
更新日期:2011/08/19 16:16
設置太陽能光電 南市進展快
〔自由時報記者王涵平、洪瑞琴/台南報導〕
南市太陽能光電設置進展迅速,去年十二月廿五日迄今的總設置容量,
已佔全國總容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經發局設置專案辦公室協助民眾與公私立單位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迄今同意設置案總容量 佔全國45%
經發局長葉惠青表示,南市陽光電城推動計畫已有初步成效,
迄今太陽能光電系統完工及能源局同意設置案共計一百五十三件、完工案件計四十八件,
約佔今年度迄今全國同意設置案總容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他說,現階段做法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合作,
成立「台南市陽光電城推動專案辦公室」正式進駐民治市政中心,洽詢電話6323848。
專案辦公室提供市民諮詢服務,也辦理說明會、架設專屬網站,
引導民眾、太陽能光電系統廠商及銀行業者參與推動陽光電城計畫,
主要服務項目包括宣導太陽能光電系統設置的相關事項,
協助提供設置技術、與銀行融資諮詢及服務。
推動低碳綠能城市,工務局也爭取經濟部補助五百萬元,
擇定永大路部份路段汰換耗能燈具,改裝二百盞LED路燈,
明年也將籌編預算,納入十大旗艦計畫推動工作。
天熱正午下田 老農婦中暑不治
天氣好熱台南一對老夫婦,中午在田裡工作,
當時高溫將近三十四度,兩人曝曬在大太陽下,
疑似受不了高溫中暑昏倒。
被路人發現緊急報警,但是消防人員趕到現場時,阿嬤已經因為熱衰竭沒了生命跡象。
獲報趕到現場的家屬,圍在郭老太太的身邊傷心痛哭,
因為老太太已經沒了生命跡象。
而她的先生幾分鐘前已經被緊急送醫急救,八十六歲的郭老先生跟八十一歲的太太,
一起到田裡工作,但是中午時間天氣正熱,
讓兩個老人家熱到受不了,因而中暑雙雙昏倒在田裡。
根據了解兩個老人家當時是頂著,將近三十四度的高溫下工作,身體根本承受不了。
還好郭老先生急救後身體狀況已經慢慢的恢復,
只是郭老太太卻因為熱衰竭死亡,這樣的意外讓家屬想不到,也難以接受。
提醒民眾,千萬別選擇在炎熱的高溫下工作,
要不也要隨時補充水份找陰涼處休息,才不會生類似的遺憾。
英股續跌 專家警告熊市來臨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9日專電)擔心世界經濟再陷衰退的恐慌性賣壓,今天持續席捲倫敦股市,以藍籌股為主的金融時報100種指數盤中破跌5000點關卡;專家警告,市場震盪局面仍將繼續,熊市可能到來。
專家表示,導致空頭賣壓傾巢而出的因素,除了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日前警告全球經濟瀕臨衰退,法德領導人未能就解決歐債問題取得共識也打擊市場信心,投資人還擔心歐洲銀行因應危機的能力,及可能凍結銀行間的借貸。
另一方面,世界第1大經濟體的美國,7月份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聯準會重要的企業信心指數跌到2009年3月以來最低點,加上本週美國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高於預期,都令投資人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面對全球低利的環境,投資人轉向低風險及可穩定獲得收益的標的,被視為最佳避險工具的資金,上午每盎司一度衝上1877美元新高價。
Hargreaves Lansdown Stockbrokers公司英國投資部主任韓特(Richard Hunter)表示,今年以來金融時報100指數的跌幅已達16%,債券問題與經濟成長低迷是股市大跌的二大主因。
他表示,美國和歐洲未能共同合作,提出有效拉抬經濟成長的良策,化解投資人的擔憂,金融市場的恐慌自然也無法化解。
市場上已有很多分析師認為,股市的熊市可能來臨,熊市發生時投資人因為壞消息不斷,加上市場需求疲弱,信心也跟著滑落,長期來看沒有反彈復甦的跡象。
專家說,當投資人恐慌時,市場震盪可能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不過和2008年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引發的市場震盪相比,這次情況較為輕微。
部份專家建議,如果投資人可以承受股市的劇烈震盪起伏,不妨考慮進場買進績優股,作為長期投資。
金融時報100種指數上午開盤後指數急殺,跌破4950點,之後因逢低承接買盤拉抬,指數回升,下午1時左右指數下跌1.74%,報5003.69點。1000819
「天堂」練功60天 少年白髮黑輪眼
高雄市陳姓少年蹺家近兩月,返家時滿頭白髮、黑眼圈深陷,
父親懷疑他吸毒報警,警方調查發現他受雇線上遊戲玩家,
每天至少上網十小時玩線上遊戲「天堂」賺取寶物,日夜顛倒致「年少老貌」。
高市警局少年警察隊調查,陳姓少年被一名林姓業務員雇用,
林沉迷線上遊戲,因「段數」待磨練,才花錢雇用陳為他「練功」賺取寶物。
林表示這些寶物網拍,可賣到四、五萬元,還是有賺頭。
警方認為,林涉及略誘罪,但他辯稱只是愛玩遊戲,又把陳當好友,
才請陳兼差,不知觸法。陳則天真認為「利用暑假打工賺錢,有何不對?」
警方說,陳姓少年父母離異,父親又忙於工作,致沉迷線上遊戲「天堂」,
技術很好,在圈內小有名氣,還替自己取綽號叫「PK(player killing)戰從未落敗」,
常引來玩家挑戰。
陳跟綽號「阿強」的林姓男子(廿六歲)對戰後,痛宰林數十次,
林不服嗆聲「現身到網咖打一場」,陳依約現身,兩人對戰數場後,
林落敗認輸,向陳提出:「暑假你幫我練功打寶,
包吃住,每月再給你一萬五千元」,陳心動答應。
陳姓少年利用父親到外地上工時,收拾簡單衣服,搬進林在鳳山住處,
開始打線上遊戲賺錢,並應對方要求「每天打十小時以上」。
少年隊調查,陳白天在不到八坪大房間專玩線上遊戲,近兩個月足不出戶,
林也安排三餐跟飲料,讓他專心賺寶物。
陳姓少年說,他每天睡到中午,接著整天「工作」,林起初只追蹤他每天練功進度,
後要求一天至少要「升好幾級」或打到特定寶物,估算實際「練功」都超過十二小時。
陳姓少年是偷溜回家拿更換衣物時,被父親發現,見他滿頭白髮、黑眶深陷,
幾乎變了一個人,懷疑「是不是交到壞朋友吸毒?」報請少年隊調查,
他才全盤托出「受聘玩遊戲」,並非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