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批評道教,拜神時大肆殺生 以豐富的牲饌賄賂神明,有失宗教仁人愛物之善良教化。 實則不然,敬備性禮 並非賄賂神明(因神不吃人間煙火) 旨在向神明表明心跡,願凡事從善如流,祈求神明庇祐 若未來有災難發生,祈盼神明能隨時伸手相救 但若違信而為惡,則請神明降罪責罰 形同此牲一般遭受神譴報應。 故拜神時所用的雞,多將二腳反塞腹內 此日:如古時候百姓犯罪時,刑具加諸身上一樣 這種宗教的約束力量是「發人深省」 更是在彌補法律的未逮之處 這就是拜神、佛用「牲禮」的正確原意。
牲禮部份可分為: 五牲: 豬、雞、鴨、魚、卵 或以其他東西代替,即五種不同的家禽畜獸 是在較大的祭典時使用,尚可用於冠、婚、喪、祭。 三牲: 即五牲中任取三種,用於拜地基主、土地公、灶君公。 小三牲: 將三牲簡化為小三牲。 即用雞蛋代雞,一小片豬肉象徵豬,魷魚代替魚。
何謂四牲: 胎生: 四腳落地者,謂-胎生。 卵生: 兩腳落地者謂-卵生。 藻生:蝦水族類等為-藻生。 化生:昆蟲類等為-化生。 此四牲皆是前生有惡跡,而帶罪轉生。 人類若為惡,則來世將轉生為諸動畜。 且動畜之物,其背皆向天,取食時,頭低於地,羞見上天 此乃違背天理,故稱為-負天。 有如人類犯罪經判刑後其頭低垂般 而四牲既是帶罪之身,則人類殺之,反助其早日超渡重生 並無惡意,其理在此,但若無辜殘虐動物生畜,就是有罪。 藻生與化生等水族及昆蟲類,生命短暫,朝生暮死 故棄而不用,僅只用三牲。
五牲: 天下僅有四牲,何來五牲,因五牲並非真五牲 所謂五牲,乃表隆盛之意而多取二食物代替 但祭品亦不超出三性之範圍。 除三牲、五牲外,尚有菜飯、菜碗、粿盒等十二種以上的菜餚。 祭祀祖先或孤魂:菜碗是素食。 供奉釋迦、觀音、彌勒佛:粿盒是用來裝糖果、鮮果等供品的器具。
四果及五果: 民間拜神佛時多用-四果,四果實指 四季水果,種類之多寡並無限制,視個人而定。 道家叫拜-五果;以其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亦為四時之果: · 春屬木 · 夏屬火 · 秋屬金 · 冬屬水 · 四季之末,三、六、九、十二月皆屬土。 而只要是四時之果皆可用,並無禁忌 唯民間一般不用番石榴、番茄,因其繁殖須經便道等過程 恐有不潔而褻瀆神祇之嫌。 又道家不用李子,因相傳老子姓李,為避其名諱而不用。 佛家不用蕃茄(釋迦)意與道家同 此外凡圓形之水果較受歡迎,取其「圓滿」之意。 有人在三牲、五性之外,更張羅陳列豐富的山珍海味來拜神 這些祭品通常祭完尊位神佛後,亦可用來祭祀祖先或孤魂。
獻酒與獻茶: 拜神: 拜神無酒、擲無筊,因此拜神須敬獻三杯酒。 拜祖先: 獻七、五、十一杯不等 偏遠地方,一時買不到酒,則以生米泡水代之,稱為-米酒。 獻茶: 供清茶三杯,只供乾茶葉亦可,供茶時問 通常是每月初一十五,也有常年不撤供,但需每日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