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54353
 一切都是錯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出國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作者: 一切都是錯覺 日期: 2013.06.20  天氣:  心情:

每日功課  金剛經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第十三段佛指明持說此經,成就稀有之法,當永行持。此經之妙,以本性之智慧,成無上之菩提,如大而世界,細而微塵,妙而佛之身相,皆為虛妄而不實,不若心中般若波羅蜜。

性中智慧,如金剛之光明堅固,能斬截塵根纏縛,破執掃空,度脫苦海,直超彼岸。

須菩提說:持說此經,能有如此稀有的成就,弟子應當遵命持誦。但不知受持之法,因而請示世尊說:此經應標示何種名稱?我等應如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乘此聖利之智慧,能到達安樂之彼岸。以是名字,汝等應當誠心奉持,一心流布於天下後世。但恐眾生迷於法執,因為既是說般若波羅蜜者,妙覺本性,湛若太虛,休既虛無,何名之有?故曰,即非般若波羅蜜。又恐人生斷見,因權立此名,以便於奉持,故曰,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又說:須菩提,你以為如來有所說法否?本心元淨,諸法皆空,更有何法可說,二乘之人,執著人空法有,才有所說,而菩薩了悟人法皆空,即無所說。所以須菩提向佛說:世尊,佛是無法可說。

接著佛問須菩提,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佛告須菩提,微塵雖多,然無定體,終為虛妄,是名為微塵耳。世界雖大,然劫盡則壞,非為真實,是名為世界耳。

佛又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須菩提說:否也,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如來真性佛,般若真性,法身相也。三十二相應身相也。應相可見,法相則不可見。何故不可見?因為佛雖現色身為三十二相,至涅槃時,則皆無有,所以不能見真性如來。

佛告須菩提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解說,其福甚多。此言捨身求福,比財施更進矣。但未明本性,畢竟不如持經,自利利人,使人人知身內各具般若真性,則持經之福甚多也。財施也,命施也,總為有漏之因,見性也,明心也,實獲無為之福。佛具三身,清淨法身,圓滿報身,百千萬億化身,應身即化身也。

如來具容貌相好十二種,身體相好十種,手足相好十種,以三十二種淨行,修成三十二種相好。

      身命布施,喻也,無非委身事佛之意,不可以捨身拼命,投崖飼虎視之,忍令人立就死地哉。


轉載於網路 http://book.bfnn.org/books2/1736.htm#a01



標籤:
瀏覽次數:78    人氣指數:47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出國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