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54353
 一切都是錯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作者: 一切都是錯覺 日期: 2013.06.20  天氣:  心情:
每日功課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第十五段是說持誦此經,功德無量



佛恐執著忍辱之說,只知捨身,而不悟性。所以這段是第四次以擅度攝精進之福,與慧相較,益見般若之功德宏深也。



佛對須菩提說:假設有善行的男子女人,他們早晨中午晚間,一日三次,用恒河沙數那樣多的身命,經過不可以年月計算的百仟萬億劫之時間去行布施,此人固然受無量福報。但這是世間福,易染煩惱之因。假設有人聞此經典,若能心無違逆,篤信此經,即種善根。善根既種,日見增長,這謂之出世間福。這種福要比世間福性大。



須菩提你知道嗎?此經要義,在指點性靈覺悟群迷,其功德性大無比,不可以心思口議,不可以輕重長短計算,無法求其邊際與限度。般若是佛之母,本經為上根人,啟發大乘心,載度一切眾生,而佛又能兼菩薩度之。這就是最上乘,也可以說是佛乘,心量若太虛,更無餘乘可說。若是有大根器的人,深明此理,了悟佛意,持此大乘經典為人聽說,使學者各見自性無相之理,此人印契佛心,入佛知見,故佛悉能知見。此人定能成就,無有邊際,不可稱量之功德,你應當知道這些人,就是負荷如來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乘的真正弟子。



佛告須菩提,若是喜好小乘佛法的人,凡夫愚鈍不能聽信廣大無上菩提妙道,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自然對於此經不能讀誦,又何能為人解說?須菩提,你應知道,無論何處,若有此經,凡人天道人道阿修羅的眾生,皆應供養,而生敬信,因為置經之處,應視為如來塔廟,應當恭謹作禮圍繞致敬,並用香花散佈供養。



按: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極言大而且難,無非竭力精進之意,不必作捨身解。時間極長,不可以年數計,名之為劫。



書寫此經,手具般若,身根勝也。受持此經,心具般若,意根勝也。讀誦此經,口具般若,舌根勝也。



乘以載運而名。聲聞乘,如羅漢獨善其身,是自載之小乘而已。緣覺乘,半為已半為人是中乘。菩薩乘普度眾生為大乘。若佛乘,則兼度菩薩,為最上乘。一有見執,即落小乘,不能證無上菩提矣。



供養十事,一香、二花、三蘇燈、四纓烙、五幢幡、六寶蓋、七衣服、八果食、九音樂、十合掌禮。



阿修羅,八部中神王也。天者逸樂心。人者善惡心。阿修羅嗔恨心,但存是心,不能解脫耳。



塔有四,生處塔、成道塔、轉法輪塔、般涅槃塔。


轉載於http://book.bfnn.org/books2/1736.htm#a01

標籤:
瀏覽次數:107    人氣指數:1107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