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夜之間暴發的富豪,但沒有一夜之間成就的賢達。 富豪與賢達的差別在「人格高度」與「涵養深度」的培養。 在「突然的富足」與「長期的無知」相互作用之下,最容易產生「狂妄」。 社會充斥著太多的狂妄,就會腐敗墮落,紛亂騷動,黑白不分。 小至個人大至社會, 若沒有「感恩與謙卑」是很難「留住福氣」的, 若沒有「痛苦與反省」是很難「覺醒錯誤」的, 若沒有「勇氣與承擔」是很難「改革弊端」的。 然而這些感恩,謙卑,痛苦,反省,勇氣,承擔, 都要具足應有的「量」與「質」,才能發揮得了轉逆為正的效用。 量與質的增加,要靠從「學習」到「實行」,缺一不可, 然而人皆有惰性,缺乏捨我其誰的大度與格局, 學習與實行的動力,不是「靠智慧」,就只有「靠痛苦」了。 智慧的反面是無知, 「無知」,不是沒有工作上的知識; 無知,是「沒有作人的端正品格,缺乏浩然正氣」,因而黑白不明, 智慧,不是投機取巧的聰明; 智慧,是「洞見長遠利弊」的眼光,與「寬廣無礙開放」的格局。 如果,社會裏大多數的人們,「無知的質」很重,加上「忍苦的量」很大, 少數清醒的人又袖手旁觀,或光說不練,抱著「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狹隘心態, 整個社會就很難覺醒, 沒有足夠的覺醒,改革的勇氣與毅力無法升起,要想轉上正軌,就只有等待「痛苦的動力」了! 如果,在痛苦之中策發不出「反觀自省」的心力,熱誠地反觀自己能為改善社會做些什麽, 仍然只是一味地抱怨、憤慨、躁動、不合作,認爲都是別人的錯,改善社會是別人的責任, 那麽,痛苦只會加速社會的「變質」與「扭曲」。 缺少了人人積極、主動、自省、自發的觸媒,痛苦依然產生不了轉逆為正的「動力」。 自古,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如果,現今的社會,沒有天生的英雄來造時勢, 那麽,就只有靠時勢造英雄。 時勢,指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的「你」與「我」!! 讓我們都捫心自問,「我在造什麽樣的時勢?」 我有爲社會培育英雄盡一分自己的力量嗎??? 我有放棄只看自己眼前的小利,轉而為整體的大利而支持英雄嗎??? 英雄會因為我的不遺餘力支持而出頭嗎??? 英雄會因為我的全方位配合而有用武之地嗎??? 也許在社會繁榮興盛的時候體會不出來,整體社會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是共存共榮的, 在今天全球的金融風暴之中,可以體驗古之聖賢所說「覆巢之下無完卵」,真是至理名言! 在衆人不樂的時候,想要獨樂,是多麽的不可能, 如果人人都失業,自己的就業機會哪裏來?誰有能力買自己的商品? 退休者亦不能置之度外,退休金縮水,利率掛零,健保與社會福利破產,退休也坐立難安, 人人都窮困,自己是少數的富足者,是少數的納稅人,屆時稅率必然升高, 自己怎麽還能富足得久呢? 人人躁動不安,社會秩序混亂,自己的安全還有保障嗎? 因此,改善社會風氣與健全社會體質,是刻不容緩的事, 不要說為別人,就是單單為自己,也是人人責無旁貸的。 讓我們每一個人承擔起這個有意義的責任, 積極地、主動地、大力地從自己身邊做起,投入社會公益, 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爲止, 當社會有希望的時候,個人的希望才有所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