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閱十幾年前自己整理的有關「決策特徵」的資料。早在數十年前,學者專家早就將人類的決策特徵描述的清清楚楚。可笑的是不僅一般百姓如此,政府也一再重覆。我在十幾年前就寫過「例如電力公司投資發電廠時,僅考慮經濟因素(核能發電的運轉費用低),但忽視其他因素如社會成本(民眾反對)。反核團體則利用民眾的恐怖心理,製造恐慌。」 現在仍然適用。 一般人皆有下列通用的決策特徵:
(1). 遲疑不決,優柔寡斷,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決策考慮上。
(2). 收集過多的資訊,但未能完全利用。
(3). 欠缺客觀性,當新的資訊與慣例或最初的想法相異時,往往難以改變初衷。
(4). 欠缺全面性,僅考慮少數幾個替代方案,例如購車時,先限制車子的大小與價格。
(5). 專注於一個最主要的屬性,例如電力公司投資發電廠時,僅考慮經濟因素(核能發電的運轉費用低),但忽視其他因素如社會成本(民眾反對)。反核團體則利用民眾的恐怖心理,製造恐慌。
(6). 決策易因壓力而改變,壓力大時,考慮的範圍縮小,僅著眼於幾項顯著的因素。 在決策行為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決定效標,只要效標訂定出來,適當的方案就不難找出。既然要公投,就以民意而非專業意見為決策效標。由於大多數民眾將核災為唯一考量,反核已成多數,公投其實不必辦理。行政院如何找台階下,才是重點。最好是由立法院主動提出停建,讓行政院把燙手山芋丟掉。做任何事都有人反對,都會增加環境負荷;因此,不做事的政府是最民主的政府,不發電的電廠是最安全的電廠,工廠不生產,員工不上班就不會消耗資源與能源,也不會有交通事故與職業災害,屆時就會成為真正山明水秀的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