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家潘霍華生活在希特勒政權的德國,對他來說,每天都可能有生命的危險,但是他卻沒有離開。我猜想,他和使徒保羅有同樣的觀點,雖盼望天家,卻願意留在需要他的地方,因那是上帝的心意(腓立比書1章21節)。因此,潘霍華選擇留在那裡,以牧師的身分聚集眾人暗中敬拜,反抗希特勒的惡權。
雖然每天都危機四伏,潘霍華仍執筆撰寫《團契生活》一書,內容提到把接待他人當作一種服事。無論是在修道院裡生活和工作,或是在監獄裡,他都以身作則活出這樣的原則。潘霍華認為,每一餐飯、每一件事、每一段對話,都是向他人彰顯基督的機會,即便在重大的壓力之下也當如此行。
申命記裡記載:上帝吩咐離開埃及的以色列人,要效法祂憐愛並接待寄居者與寡婦,正如上帝當初照顧以色列人一樣(10章18-19節;出埃及記22章21-22節)。同樣地,上帝也是這樣愛我們,祂的聖靈賜下能力,使我們藉著各方面的好言語、好行為來服事他人,同時也服事上帝。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人是孤單或迷惘的?當我們為主而活、與祂同工時,相信主必加添我們能力,帶給他們希望與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