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長還是辭了好 聯合報 王建煊為彈劾張通榮不成,氣得大罵:「監察院關了比較好。」王院長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激烈的言詞卻讓人錯愕;此舉,隨即引起十九名監委的聯名譴責,認為他羞辱了監院。
情勢演變至此,王院長恐怕很難再領導監察院。套用他的邏輯和語法,王院長辭職可能比較好。
監院功能不彰,涉及三個層次的問題:一是憲政設計的權責比例,二是人事任命的妥當與否,三是監委角色認知的高低。監委若是缺乏專業與關注,不願潛心發掘問題,只想抓著民意的尾巴顯露威風,便注定只能「打蒼蠅」。那麼,談什麼古之「御史大夫」,只會讓人嗤之以鼻。
但是,就算監院確有平庸之輩,企圖有所作為者亦不在少數;王建煊用如此虛無而暴衝的方式否定監院,有失領導者操持,也造成政府不必要的傷害。再說,身為院長,王建煊大可在制度上提出改革主張,或設法改進監委職權行使之力道,為何捨此不為,卻讓自己被無力感壓垮,也弄得監院眾叛親離?
王建煊的道德使命感,人們有目共睹;但「聖人」從政,常把自己逼到牛角尖,也搞得社會不知所措。「王聖人」要求的是不由分說的是非黑白,而我們置身的世界卻是在「零」與「一」之間的偌大曲折地帶;不管監院是關掉或雞飛狗跳,真的對台灣更好嗎?
王院長若真覺得難以為繼,倒不如勇敢挺身而退;如此,更能取得獨立客觀的地位,就監院的興革或存廢大鳴大放。被全球六十多國師法的瑞典「議會監察員」制度,是他第一個該研究的對象,看看台灣問題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