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37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990187
♥♨ Katy Liu5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When I meet you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把吃苦當作吃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認識外籍配偶
作者:
♥♨ Katy Liu5
日期: 2011.01.17 天氣:
心情:
我在民國98年時讓我來到生命樹協會,也讓我在這一年的時間裏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好姊妹,也讓我了解到訪視外籍配偶這個工作的意義。
訪視外籍配偶期間了解到不管來自哪一個國家的姊妹她們亦相當勤勞並待人和善,許多外籍姊妹都仍具有三從四德之傳統美德,亦孝順父母努力負擔家計,對婚姻有高度的期待與忠誠,在訪視案例中不管哪一國的姊妹如遇人不淑或遭逢生活困難,支持她們繼續奮鬥的也是這樣的美德,努力維持家計與照顧子女,她們的韌性與堅持令人感動。並減少少數報導偏重不法方式騙婚謀財因而以偏概全之誇大報導,以避免社會大眾對外籍配偶或其子女有貶抑或排斥之態度。飄洋而來的外籍配偶,千里迢迢遠嫁台灣郎,其婚姻生活幸福度在受訪中有幸福、亦有悲慘的,觀看我國社會似乎尚未準備好來迎接這些遠來的媳婦,文化差異、子女教養、語言障礙,等日常生活的摩擦往往成為外籍配偶與家庭失和的導火線,國人應如何對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經驗之家人,減少偏見與歧視,方能有一和樂之家庭,社會亦會激發新的活力與智慧。
病態的「買親文化」以及外籍配偶受虐、逃婚事件頻傳。人生最重要的「婚姻大事」,在台灣似乎面臨了新的問題。
分別訪視來自各國之跨國婚姻家庭,發現在婚姻選擇態度、管道與方式會影響婚後生活適應及婚姻之幸福,訪視過程發現跨國婚姻如為自行認識,或經友人的介紹關係,經過較多考慮而嫁至台灣,雖其遠渡重洋來台生活,但在家人支持與陪同下生活仍會適應良好,較之不肖仲介公司,透過誘因讓不知嚴重性的女子懷著婚姻夢來台灣,其過程不嚴謹又粗糙,嚴重破壞我國國家形象,也毀了不少婦女與家庭,造成日後諸多糾紛與遺憾,不管是我國或東南亞國家實應及早面對把婚姻商品化可能衍生的惡質後果。
也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外籍配偶的問題。對於有心融入台灣社會的外籍配偶,我們有沒有提供適當的管道。或者應該說,不管有心無心,我們有沒有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給她們有機會認識與融入。外籍配偶來到異鄉,環境調適能力的問題,語言溝通能力不良,文化上的差異,教育及照顧工作都有待培養。
許多外籍配偶家庭的組合,大多是因為台灣男子為解決延續後代、成家的壓力,所以外籍配偶的生育率都高過於本地婦女,子女數並不是問題的根本,真正的問題在於:這些外籍配偶來自大陸地區者學歷大多在國中以下,東南亞籍女性教育程度雖較高,但因語言能力不足、認識中文字的程度差,加上迎娶外籍配偶的台灣男性教育程度多半在高中職以下,居住偏遠地區且社經地位較低,因此這些家庭多屬於經濟的弱勢地位,導致其所生的子女成為台灣新一代的弱勢兒童。
未來,外籍配偶的子女將成為某些學校的強勢族群。而就台灣現況而言,家庭教育體制下的弱勢族群往往容易演變為中輟、青少年犯罪、未婚懷孕等,此一現象不容忽視。
台灣新興之東南亞女性移民子女,在跨國婚姻所組成的家庭背景之下,如何在家庭及學校適應和學習,在其心靈世界是如何自我調適,如何發展自我概念的議題:
1.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正如其他台灣同儕具有充分認知能力與赤子之情。
2.台灣新女性移民充分提供著母愛與親情,扮演著相夫教子的辛勤婦女角色。
3.母親與子女存在著熾熱而純真的情感,然而台灣社會給予的外籍配偶標籤卻漸使這些新移民母子心起疙瘩。
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教育問題的解決,固然有於新移民的適應;更需要的是台灣社會多元文化素養的提昇。
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成就表現,與其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及語言溝通等社會脈絡的關係時發現:雖然外籍配偶子女家庭社經地位不佳,但對孩子學習成就並未造成很大的影響,且外籍配偶子女在注音符號、國語科的學業成就表現,並未顯示受到不利的影響,但是因外籍配偶受限語言文字使用的限制,不易參與子女課業學習活動,且外籍配偶中文語文程度,影響其在教導子女課業方面的信心。
因此,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有些是個人本身因素,有些是環境因素,我將之訪視歸納為下列幾方面:
1、適應環境困擾,影響子女心智發展。
2、語言溝通障礙,子女學習發展受限。
3、缺乏育兒知識,不易勝任母親責任。
4、子女發展遲緩,增加教育子女困難。
5、婚姻形同買賣,子女缺乏有利環境。
6、居於經濟弱勢,決乏自我謀生能力。
7、處於文化隔閡,社交範圍相當受限。
下一代成長遲緩是一個問題(媽媽要教下一代恐怕能力不足才會如此?而孩子跟媽媽又是最親密的)外籍配偶如何融入台灣社會也是一個大問題:飲食、生活習慣、教育程度、語言溝通等。
現今家庭型態重組,從大家庭到核心家庭,隨社會經濟的趨勢,也改變家庭的型態,更衍伸新家庭的代名詞----單親家庭、失婚家庭、侯鳥家庭、週末家庭、隔代家庭、寄養家庭、新住民家庭等等,是社會的變遷也是家庭新紀元的開始。
跨國及兩岸婚姻已存在台灣達十多年,其婚姻的主角,多以社經地位較差、年紀較大或身心障礙等弱勢者為對象。老榮民娶大陸配偶,或台灣男子遠赴東南亞相親,買賣速成婚姻,見過幾次面互不熟悉雙方家庭,3-5天就結婚,這種沒有感情基礎的「商品化婚姻」,如雨後春筍般,逐漸成為婚姻人口、生育人口的大戶。
在先進國家,女性的社會地位已慢慢提升,並且女性受教更為普遍。但在較落後的國家,女性仍無法受到平等對待,甚至可能被丈夫毒打虐待。女性也無法受到教育,所以無法提升自己的地位。持此之外,受教的女性比較有節育的觀念。若女性受教率提升,出生率便會減低,不會使貧國再度陷入貧困的惡性循環。在亞洲地區,台灣女性是社會地位最高的國家,雖然日本為先進國,但大男人主義仍風行。除了生理結構不同,女性的能力、智慧不輸男性。兩性本該相輔相成,而非是主副關係。
外籍配偶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她們成為互助、共學,期待的是在姊妹的支撐中,度過生活的艱難,也期待在彼此的瞭解中,向社會發聲,發展一個互相尊重、相互包容的多元社會。
我的哲理:
1.我們的生命經歷,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2.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造我們的將來。
3.最有力量的是「當下」,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
4.每一個人都因為自我憎恨和內疚,產生出很多痛苦。
5.很多人都認定自己「不夠好」,要知道這只是一個念頭,念頭是可以改變的。對我們最有害的是憎恨、批評和內疚。如果把憎恨溶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癒。
6.如果我們真正地愛護自己,我們的生命便有成就。我們一定要將過去網開一面,寬恕所有的人。我們一定要開始學習愛護自己。我們「當下」就應該接受自己,對自己滿意;這樣,我們便走向了積極的一面。
7.我們身體的一切疾病,也都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無限好的世界上,一切都很完美,只是生命卻在不斷地轉變。
8.我們可以說一切都還沒有開始,也還沒有完結;一切都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經驗。生命永不停滯,每一刻都新鮮。
[:-] [;-)]
標籤:
瀏覽次數:
134
人氣指數:
3134
累積鼓勵:
1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2
1
1
When I meet you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把吃苦當作吃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