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9297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懂很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重要的條件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愛情收音機
作者: 日期: 2012.02.11  天氣:  心情: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Byron(拜倫) 1788-1824
She walks in beauty

中譯:
在頰上,在眉梢,
有溫靜動人的微笑,
惹人憐愛的笑 和醉人的紅暈。
祇道出往日至善的年華,及
一個與天下人和好的靈魂;還有
一顆愛情至貞的童心。

----------------------

你獨自一人搭公車或捷運時,會有什麼小動作,這將發掘交友態度是如何的喔?

1. 搖頭晃腦的聽隨身聽

2. 看隨身攜帶的書或工作資料

3. 眼睛瞪著窗外發呆

4. 呼呼大睡






愛情收音機


如果你正愛著一個人,

你會用什麼方式去表達你對她的愛?

我想,愛情的產生與發酵,

像是收音機頻率。

轉錯了頻道,就錯過;轉偏了頻道,

就聽不真切,甚至有雜音干擾。

這才發現,

心靈相通其實是感應彼此愛意的大前提。

每個人心中,

都有一套認定愛情形成的模式。

心思細膩的人,往往容易陷入情網,

當然,

也可能只是自作多情。反之,亦然。

同樣的小動作、

同樣的一句話、同一個人,

卻可能為不同的人帶來迥異的感受。

有些人的愛,濃烈;有些人,清淡。

喜歡濃烈的人,

自是體會不來清淡的美感;

喜歡清淡的人,

可能無福消受伴隨濃烈而來的激情。

當兩個人之間無法產生共鳴時,

懷疑、不安、恐懼於焉而來,

嚴重者,可能就這樣讓愛情無疾而終。

但是,你能夠說,濃烈是愛,

清淡就不是愛嗎?

有些人愛得理智,凡事思前想後,

未雨綢繆;有些人愛得感性,

只求眼前廝守,山盟海誓。

理智的人若是遇上感性的人,

可能互補,卻也可能有了衝突。

理智的人埋怨感性的人膚淺;

感性的人責怪理智的人無情。

然而,換個角度想,兩個理智的人相遇,

也許就因為太過小心翼翼而擦不出火花;

兩個感性的人卻可能愛得脫離現實。

同樣是深愛著一個人,

有些人選擇給予對方幸福;

有些人選擇默默祝福。

有時候,不甘心放手不代表愛得深,

先放手的人也不代表不在乎。

會不會突然間覺得愛情

是一件很模糊的玩意兒?

因為,它沒有章法、沒有規則、

沒有既定模式,一切全看個性。

我以為,個性會影響很多事。


在言情小說裡,主角們只需談戀愛,

甚至只需克服一些很表面的衝突,

讓愛情變得很美好,

彷彿到了結局的時候,

王子與公主就會幸福快樂地過一生。

然而,現實生活中,大環境會變,

人心會變,愛情會變,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有個朋友說,愛情哪有什麼大道理可言?

是啊!簡而言之,愛就是愛,

不愛就是不愛,好容易哪!

可是,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

有很多時候,

真的不是愛或不愛的問題。

如果愛一個人就可以天長地久,

那有多好?

如果不愛一個人就可以一腳把對方踢開,

當做不曾發生過,那有多好?

我相信,有些人真的可以這麼做,

但事實上,只要你真的愛過一個人,

體會過愛情的滋味,你就會發現,

愛情的確沒什麼大道理,

正因為它沒什麼大道理可以論述,

才會讓這麼多人困在其中,找不到出路。

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

一旦有了情,就算明知是火坑,

都還是會有人選擇往下跳。

有些人不跳,卻可能事後遺憾,

也可能慶幸;

有些人奮不顧身地跳了,

卻可能後悔,也可能甘之如飴。

這……該怎麼說?常聽人說,

愛情是女人的全部,卻是男人的一部份。

我不完全贊成這句話。

因為,在過去的年代,女人只能守在家裡,

男人卻在外衝刺事業;

而今,職業婦女比比皆是,

女強人更是愈來愈多,

我很討厭把男人女人二分法,

畢竟,說穿了,男人女人都是人。

無論你是男人或女人,理智或感性,

偏好濃烈或清淡,只要兩個人合拍,

其他瑣事都可以克服。

我想,不論愛情的形式如何呈現,

你與對方必須是頻率相似的。

初時,或許有些偏差,但隨時間流轉,

頻率是可以慢慢適應與修正的。

最重要的是,

你是否願意在過程中感受對方

放射而出的頻率呢?

就像我們收聽節目一樣,

你總得花些心思去調整頻道,不是嗎?

也許某一天,你漫無目的地切換著頻率,

就遇上你喜愛的頻道,然後,自此定頻了。

更有可能你聽著聽著,

發現不再喜歡這頻道的節目了,

所以轉台;

當然,也或許電台倒閉了,

你只能帶著無限悵然放棄,

也許你永遠會記得那頻道,

也許你隔天就找到另一個新頻道。

我想,正因為愛情沒什麼大道理可言,

才會讓我們在愛情裡不斷地摸索,

卻始終跳脫不出。

你說,愛情像不像收音機?

轉來轉去就在那範圍裡,

卻可能終其一生都調不到喜愛的頻道。

更悲哀的是,找到了屬於你的頻道之後,

你能不能永遠地喜愛它?

甚至,它會不會永遠在那兒等你收聽?






一生守候
Joanna Wang
王若琳

-----------


入夜

纖纖細雨

窗色黯淡

灯光皎潔

兩兩成對

映入眼簾

意興闌珊

心無所繫

沉寂

自省

不見了

璀璨的笑容

僅留下了

淡淡縈繞的愁思


----------


ps:
學詩詞
真的會傷心

要翻攪內心
苦思悲愁,思緒不定
學的越多,越難快樂

-----------

我心漫漫但無常
情誼雖甜卻甚短

燈火闌珊映成雙
細雨霏霏霧迷茫

獨坐含顰悄無語
去日苦多總無情

寤寐思服秋千索
輾轉反側不成眠

2012.02.10 No.10






解答:



1.你是個外冷內熱的人,除非是很熟的朋友,
否則你絕對很少先主動對人表示熱絡之情。
對你不的人,會覺得你蠻內向,也有點冰冷,
但其實私底下在一堆熟人面前的 你,可是挺多話而且熱情,一點也不冰呢。


2.你是典型的悶騷一族,不管熟不熟,在眾人面前,
你總是擺出一副沉默是金的模樣,所以在團體中,你甚至常會被忽略。
但是只要和少數一、二知心老友在一起時,
你那三八加十三點的一面,就馬上原形畢露了。


3.你對朋友一向是來者不拒,只要差異性不大,
基本上你都樂於和對方交個朋友。
不過你很少真正和朋友聊心事,除非是你相當認定的知己,
否則你大部份都是聽別人 訴苦的垃圾桶,和你相交許久的人,
都不見得會了解你真正想法呢。


4.在朋友眼中你是個開心果,不管親疏遠近,
你總是會以最直接、最率真的一面示人,不想故作姿態,
但這並不代 表你是個完全樂觀開朗的人,
只是你覺得在別人面前耍寶,自己也能開心,
是件兩全其美的事,所以你樂於去做呢。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真愛,是幸運、還是命運?

追求真愛而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曾在給恩師梁啟超先生的書信上說: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短短的一句話,道盡真愛的珍貴與無奈。

由於徐志摩強調的真愛,是「唯一」與「靈魂」,
使得真愛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常人生中,顯得高貴超俗。
因此,得不到而必須認命的機率也就相對提高。

他在二十歲那年,經由父母安排迎娶他不愛的張幼儀。
離婚後,他鍾情意屬的林徽音,則在社會壓力與自我道德的理性思考下,
決定離開他,後來嫁給梁思成。
抑鬱寡歡的他,最後和陸小曼完成了別人不看好、也果然毀了彼此的婚姻。
三十六歲那年,在搭機前往參加林徽音演講會的途中,遇空難身亡。

在世俗人們的眼中,也許這樣的下場十分悲涼。
但對於勇敢追求真愛的人們來說,應該是求仁得仁。
雖然,沒有和所謂的「靈魂伴侶」白頭到老,但盡力之後,沒有遺憾。

在愛情的世界中,卻有另一種說法:「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徐志摩的性格裡,似乎也有這樣的因子,讓他的愛情故事不得不以悲劇終結。
沒有得到林徽音對婚姻的許諾,成為徐志摩一生的追求,
也成為他對現實生活不滿的寄託。

正如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說:
「在尋找你的伴侶時,如果你的直覺是正確的,你會找到你的他或她;
如果,直覺不正確,就會一直碰到不對的人。」
一個人追求愛情的同時,必須先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永遠也得不到。
最後,就算自己願意退而求其次,還是有無法彌補的缺憾。

愛情,沒有一定的標準;他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

有情人終成眷屬,固然值得賀喜,但若不懂珍惜彼此,在美夢成真之後,
往往變成惡夢的開始。雙方宣告仳離,恍然覺悟--不得;是幸。得之;才是命。

紅遍港台的青春玉女歌手葉蘊儀,閃電結婚退出歌壇,生了兩個孩子以後,
又因丈夫外遇而離婚。一群支持她、愛護她的朋友們,
才剛剛為她的結婚喜訊而驚呼「愛情萬歲」;如今又為她的婚姻破碎而同聲一哭。

愛情,沒有一定的標準、也沒有公式。愛情,大部分的感覺及策略,都是要靠自己體會的。
能不能在愛中學習與成長,就要看你的「悟性」高不高。
所謂的「悟性」,其實是反省的能力。
能夠自我檢討的人,比較能夠有所體會,因為這些體會而成長。

美國作家史提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在他的著作《與生活有約》中,
提到一位患有重病但仍一心追求幸福的女孩。
她說:「我已學會不去問為什麼了,只問自己能從中學到什麼。
面對生命,儘管困難重重,我只會訂出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然後努力達成。
即使未來未必能如我願,我只求自己為今日而活。」

我想,這是對幸福最深沉的覺悟。

愛情的品質好壞,正好可以反映出人格成熟的程度。
善寫情詩的徐志摩,在那個年代裡,可以算是被父母寵壞的富家子弟。
相較於林徽音的丈夫梁思成、相較於陸小曼的前夫王賡,無疑地徐志摩的問號是比較多的。
梁思成明明知道林徽音的心中還有徐志摩的身影,卻仍以愛包容。
王賡已經知道留不住陸小曼的人與心,選擇以愛成全。

愛情的品質好壞,正好可以反映出人格成熟的程度。
每當我們對於所追求的愛情,快要成形的時候;就有更多的問號相伴而來。
總有一天,終於恍然明白--原來,我們所追求的愛情,不是生命的答案。
愛情,其實是生命的問號。

一個能把愛情經營得很好的人,常常是隨時可以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的人。
能清楚自己在生命中的位置,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知道自己能夠付出多少,
是在戀愛中不盲目、也不麻木的基本要件。

若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談起戀愛的時候,常以為多就是好。
就像逛百貨公司,趁大打折,買了很多衣服,回家掛在衣櫥,
一件一件地發現並不適合自己。

這種人就算很樂意付出,也是盲目的給予,以為多給就是好,卻又苦苦埋怨得不到回報。
若非基於對方真正的需要而付出,不但自己很快地疲累,對方也不會感謝。

什麼是真愛?等你不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才會發現真愛。

誠如徐志摩所說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但願我們在追求愛情的時候,都有積極的努力;
當愛情走遠的時候,也同樣能有放手的豁達。

面對生命,儘管困難重重,我只會訂出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然後努力達成。
即使未來未必能如我願,我只求自己為今日而活。
標籤:
瀏覽次數:69    人氣指數:2649    累積鼓勵:12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懂很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重要的條件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2-13 07:42
他, 47歲,苗栗縣,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2 14:23
他, 47歲,苗栗縣,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1 09:34
他, 49歲,新竹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1 09:20
她, 46歲,亞洲其他,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1 09:14
他, 49歲,新竹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1 09:05
她, 46歲,亞洲其他,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1 08:58
他, 49歲,新竹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1 08:52
她, 46歲,亞洲其他,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11 02:30
他, 38歲,桃園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