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25804
 950821~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情緒管理有四種方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有希望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第二個方法是「放下」。
作者: 950821~霞 日期: 2007.09.18  天氣:  心情:
第二個方法是「放下」。

有句成語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要先「捨」才能「得」,不捨就不得。我們不肯放下,是因為我們都是「貪得無厭」,怕手中的東西一放下,就會被別人拿走,於是抓得越緊,就越不能得到新的東西。

各位朋友,如果你一時失掉地位或事業,不必傷心,如果你現在是經理,不肯放下經理這個職位,就可能會得不到副總經理,甚至是總經理的位子。你一定要放掉一樣東西,才能得到另一樣東西。生命中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兼得的。

第三個方法是「放開」。

我們為何怕東西丟掉呢?因為我們怕放開了這個東西,就不再是我們的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你放開的東西,是不會喪失的。

比如你放開心胸,可以接納更多的人、事、物,可以得到新的成長。再比如說,因為成見,你越討厭的人、事、物,你就越無法從他們那裡學習到他們的經驗、長處,也無法接觸新事物。即使你是一個佛教徒,也要開放心胸去接納不同的宗教,這樣當你接觸到別的宗教時,就可以學到別的宗教的方法、教義。你也可以從天主教、基督教朋友那裡學到佛教徒所沒有的東西,多開放就可以多吸收新的東西。

第四個方法是「放空」。

完全放空就可以擁有一切,放得越空,便擁有越多;放得越少,就越苦悶。我們在一間小小的屋子裡,就會感覺不自由,因為觸目所及都是牆壁,就束縛了自己。如果是在大自然中,那種一望無際的草原、森林、天空,讓我們感覺很開放,好像和大自然合而為一。我們可以利用外境來放空自己,到高山,到西藏喜馬拉雅山上,放眼望去,一片湛藍的天空,毫無邊際的蒼穹,就把自己給放空了。

佛教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一位學問很好的教授,有一天,他想向寺裡的老和尚請教問題,他到和尚的方丈室坐下,滔滔不絕談他對佛教的看法。他說:「我今天是來向您請教的。」

老和尚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拿著茶壺,往杯子一直倒茶水,杯子都裝滿了,他還是不斷地倒水,水不斷流到杯外。

教授看了,疑惑地問:「老和尚,你是不是頭腦有問題?為什麼水滿了,還是一直倒水?」

老和尚笑著對他說:「這就對啦,你說你來向我請教問題,你卻一直在講話,你的心是滿的,怎麼能容得下我給你的新東西?」所以,要學東西,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放空,這樣才能學到新的東西。若不能放空,就還有「相」在。

放鬆、放下、放開、放空,四放可以管理好情緒,對人生和事業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標籤:
瀏覽次數:42    人氣指數:1442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情緒管理有四種方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有希望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