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535516
 小迷糊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心靈小品 】生命到底有多重?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心靈小品 】生死學中學生死
作者: 小迷糊 日期: 2011.11.10  天氣:  心情:
【心靈小品 】生死學中學生死
「生死學」不是學問,是生命的態度與終極關懷的探索,一方面透過古今中外哲人的智慧,萃取甘甜的潤澤,一方面直視生命實相,在恐懼與禁忌的園地上開出繁花盛景。唯有願意觸及死亡的終究限制,才可能從中開拓出生命的尊嚴與價值。

《生死學中學生死》的書名本身,就暗喻著一個療治的歷程。因為「生死」二字對多數人而言,具有某種內在的顫動,即使不願碰觸、不想面對,也是生命歷程中無可避逃的傷痛經驗。但如果選擇面對,勢必會相互碰撞彼此的生命經驗,並且透過生命故事的交流,帶來互動、觸發與成長。我們不見得要去經歷各種不同的生活,但可以透過開放的心,去承納各種不同的生命經歷與故事,進而造就超越自我的療癒意義。
在西方心理學「存在取向」的治療領域中,探討人存在這個世間會碰觸到的生命極限,包括「人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孤獨」、「自由」等,其中極為關鍵的主題,就是「死亡」。隸屬「存在心理學」領域的猶太裔美國心理學家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在其《存在心理治療(上)》(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一書中,就對此做了大篇幅的討論。

他在另一本著作《愛情劊子手》(Love’s Executioner : And Other Tales of Psychotherapy)中寫道:「人類的精神像弱不禁風的幽靈,不可一日無錯覺,不可一日無魔法,不可一日無妄想,不可一日無生命的謊言。」雖在悲嘆人類精神上的普遍弱點,卻與我們一般人看待死亡的態度極為接近。他談到每一個人活在世間都是靠上述四樣東西在撐持,第一樣是錯覺,我們靠不斷地錯覺,讓自己活在自我的認知中,即便那是錯誤的理解與判斷,只要那份錯覺給了我們希望便期待以假為真。第二樣是魔法,魔法不存在,可是我們總希望它存在,希望早上起來的時候會有奇蹟出現,不會遇到討厭的人,要去處理的困難情境,自然就有人幫我們解決。總希望有莫名其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可以來解決問題,因為總比自己去面對來得輕鬆容易。第三樣是妄想,只要進過禪堂,應該都體驗過妄念紛飛的情境,我們總是不斷自編自導自演各式各樣不同的故事,然後以為那些都是真實的狀態,以為我們了解別人的想法,其實很多都是自己妄念的組合。第四樣是生命的謊言,如果願意誠實看待自己,會發現我們經常脫口而出的都是謊言,雖然有些屬於所謂善意的謊言,可是善意的謊言往往不是拿來欺騙別人,而是欺騙自己。那些謊言有時並非糟糕到不能面對,只是我們不習慣去面對。就如同我常常提醒自己的,如果學佛的人在佛前、在禪堂、在拜佛的時候,還不能對佛菩薩懇切說出自己的想法,表示那個信仰不是真正的信,它還只是形式上的信,因為還沒有勇氣面對自己。面對佛菩薩其實就是在面對我們自己,即使佛菩薩不對我們說那是謊言,可是我們知道,那是自己沒辦法去看待的自我。

而那些謊言、魔法、妄想或錯覺,其實和我們對待死亡的態度非常吻合。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不會很快遇到死亡的考驗,就像我問學生:「覺不覺得自己隨時可能與死亡相遇?」「哪有可能!我這麼年輕。」「那為什麼別人會遇到?」「他倒楣啦!算他運氣不好。」問題是到底誰比較倒楣或者誰比較容易碰到?凡是人,就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了。

存在心理學家就是試圖透過很多方式去逼顯,讓每一個人真切去看待,死亡就像那句口號——「死亡隨時就在你身邊」,但這麼說並不是要我們變得緊張憂慮,也不是要大家寢食難安,隨時想到可能面臨死亡而備感威脅。

生死學有一個很大的意義,是落在從生到死中間這一段,我們到底要怎麼去過,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透過不同宗教、哲學或思想家,以及當代人的智慧等的分享,了解如何去看待。

◎為什麼要學生死學?

  學習生死的目的可以歸納出四個:

  第一個目的是了解自己到底用什麼模式在活著?「模式」這個詞,如果以佛法而言,就是「習氣」。我們是用什麼樣的習氣在過生活,平常我們總習焉而不察,每天都這樣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清楚自己用什麼樣的方式在進行。

  如果問大家:「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是右腳先下床?還是左腳?」有些人很快有答案,很多人就得想很久,這讓人聯想到長鬍子的故事。有個留長鬍子的人,別人問他:「睡覺的時候鬍子是在棉被外面?還是裡面?」自從別人問他這個問題之後,他就失眠了,因為晚上睡覺的時候就一直看他的鬍子,它應該是在裡面還是在外面?其實我們每天生活都是這樣子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走類似的路,循著相同的模式吃飯或走路,可能很習慣,卻是不明所以的。禪修的功能之一,也就是提醒我們做這樣的覺察,透過這個過程,希望能夠看到這種模式的運作,然後給自己分析、觀察的機會。

  第二個目的是要對治一般人面對死亡那種逃避、遮掩的方式,希望提醒的是——死亡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恐怖,卻也沒有僥倖,就算不想理它,它還是存在。死亡是存在的一種方式,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先生,然後死,它是一個連續的狀態,不會因為我們不去理它,它就不存在。我們可以去思考、覺察、面對死亡與自己的關聯,當中的意義是,如果知道死亡不是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一旦碰到了,便不會措手不及,不會驚歎於「怎麼可能」而在驚訝狀態下,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當中。

  第三個目的是提醒我們不再把活著當成理所當然,認為我去睡了,明天一定會醒過來,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狀態。要知道活著不是那麼理所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睡了就醒過來的。

  有位長輩到美國慶祝外孫滿月,大家才開心地聚會晚餐,結果隔天早上起床醒來的時候,外祖母推一推枕邊的外祖父,怎麼不動?原來他已在睡眠中安詳死去。通常一般人在臨終之際會有一些掙扎、反應,可是連他床邊的人居然都不知道,睡到天亮才發現。

  另一個例子是有位學生到印度朝聖,同行的還有一位老法師,他們見到了達賴喇嘛,這位老法師向大家說:「見到達賴喇嘛,我的心願已經了了。如果能夠這樣死在印度,也是一件不錯的事。」然後他就真的在睡夢中走了,隔天大家去敲門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往生了。

  類似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是因為不在我們身邊發生,會覺得那都是故事,即使真的在身邊發生,也只會覺得驚悚、可怕。這些事情的發生,都不斷在提醒我們,也是歐文在《存在心理治療(上)》書中提到的,死亡是一種邊界經驗,所謂「邊界經驗」就是逼顯出一個原來我們都跟它有關,而且逃避不了,卻蓄意不去思索的體驗:我們應該要去面對生命中「活著」的這一段,因為它真的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為什麼社會上有那麼多人自殺?甚至是帶著家人一起尋死呢?大部分都是因為遇到變動,措手不及,因為不相信熟悉模式下的人生會改變。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做人生計畫,按部就班念書、就業、成家,拓展事業,爬到人生的高峰,這是一個規畫好的、只管照著模式去走就可以的歷程。職場最熱門的進修課程是生涯規畫、時間管理,一般人都沒有想到要去學習「風險管理」,這個風險管理就是「風險隨時都在的」,隨時都可能出現,只是我們不去面對這樣的可能性時,就會把活著、把每天日復一日這樣過下去當作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希望透過此讓自己思惟:如何活得更好,更符合自己真心想要的方式。

  最近無論東西方心理學或宗教,都開始關懷「如何找到符合自己想過的方式」的課題,過往我們總習慣被人推著走,於是很多人在生命進行到一個開始反思的階段時,會問自己一個奇怪的問題:「我怎麼會走到這步田地?」不管這步田地是自己要或不要的。曾有學生向我抱怨:「老師,我很喜歡美容、美髮,可是我卻學會計,日子過得很煎熬。」「我一點都不想當會計師、不想查帳、不想去做這種無聊沉悶的工作。」可是他的父母絕不容許他去做美容、美髮,因為那不符合社會的期待,不符合光耀門楣的期待,不符合未來有穩定工作的期待。

  很多人都被別人推著走,直到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時,才開始去想:「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嗎?」甚至有些人過著別人眼中幸福美滿的生活,但內在還是隱隱約約覺得不安:「這真的是我要的嗎?我的生命真的要一步一步走到這樣的田地嗎?」如果我們誠實面對自己內在疑問:「我要把生活過成什麼樣子?」就會進入生死學的另一個課題:生命的意義何在?

  第四個目的是思考自己生命的價值。如果問大家:「存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價值?」不知道大家會皺著眉頭,把頭低下去?還是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就像佛法講的「暇滿人身」是很難得的,我們擁有了這一個難得的人身,拿它來做什麼?它對這世間的價值與意義是什麼?我們在世間享用了這麼多精神上、物質上的資源以滋養人身,它的價值與意義是什麼?


文:辜琮瑜

摘自法鼓文化出版「生死學中學生死」
標籤:
瀏覽次數:58    人氣指數:658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心靈小品 】生命到底有多重?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卑?!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