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海嘯後,國內金融業體質未見明顯改善,立委關切壽險業利差損問題,金管會今(27)日表示,若利率長期是低利率的話,根據試算,壽險業的利差損將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
親民黨立委李桐豪表示,有問題的金融機構都由國家接管,但是過去國家賠付最鉅額的標的是中興銀行,資金缺口不過是500-600億元,但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國內金融業體質未見明顯改善,其中光是國華人壽財務缺口就不只這個數字。
對此,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表示,國華人壽造成財務缺口主要是過去發行高利率的保單,同時投資策略又不成功,才使財務缺口擴大,這不單單是財務問題,也因利差損的問題。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朱雲鵬進一步表示,國華人壽淨值為負750億元。
其實,光是國華人壽一家外傳處理賠付的金額就要上千億元,雖然主管機關對於賠付金額不鬆口,僅表示一切透過公開招標,但立委表示,光國華人壽一家就難以收拾,保險業體質至今未能調整,又無法在本業有穩定獲利,只能仰賴股市、匯率等朝有利的方向波動,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的利差損是多少?
金管會說,整體壽險業如果長期處於低利,那利差損恐怕滿大的。金管會官員表示,整個壽險的利差損,涉及到利率的走向,若以試算資本適足率(RBC)的利率風險係數來看,壽險業面臨的利差損超過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