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難得的空閒 與我的油畫老師閒聊 才始知原來老師年輕時也跟過陳德望老師一陣子 因為老師與蔣瑞坑、洪瑞麟老師交情頗佳 也蠻少聽他提起陳德望老師 今日一聊才始知原來我的師祖又多了一位 比起蔣老師畫作的粗獷之美 陳德望老師的作品反而細膩了許多 如果以一文一武來說 蔣老師的美在於色彩強烈的對比 而陳老師的美在於色彩柔合的配色 矇矓之感,真是讓我一見圖就滿心歡喜 不過陳老師逝世已久 又只有一位直系弟子 雖然我想臨模陳老師的畫法 但又不得其門而入 看來這條路不好走啊 在台灣比較頗為人知的畫家 因該算是廖繼春老師吧 廖老師的畫有著濃濃的本土味 蠻受台灣畫家推崇 不過在我看來陳老師的圖比較合我的味口 上兩張圖便是陳老師的畫作 矇矓之美真的是蠻不錯的 色彩的對比雖非強烈但拿捏適中 不過陳老師的畫法非常麻煩,是屬於慢功出細活類型的。 畫習慣抽象畫這種大刀闊斧畫法的我 一時之間想臨模出陳老師這種畫法還蠻有難度的 不過我非常喜歡陳老師的畫風 可惜的是聽老師說陳老師的圖在一次失火中已喪失大半 現存的也非最精華之部份,真是令後輩們無緣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