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六一年一月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甘迺迪,在就職演詞中出現了傳誦一代的二句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我那時是一個廿五歲留學生,在電視機前看了熱血沸騰,原來民主社會領導人也提倡愛國(沒有提「忠黨」)。
九合一選舉後當選縣市長們,儘管不是總統,那一個敢告訴選民:不要問縣市政府能為你做什麼,而是你能為縣市做什麼?
西方民主選舉,多少年來就有這樣的調侃:
「選舉是拿下一代子孫的錢來買這一代老百姓的票。」
「選舉中提加稅,注定落選;要當選就勇敢地開空頭支票、畫大餅。」
「選舉是一場誰最會編綴美麗謊言的比賽。」
台灣選舉是否也無法跳出這樣的陷阱?這次選舉中,新竹縣邱鏡淳縣長,台東縣黃健庭再度當選,但因任內推動的一些「福利排富」飽受攻擊,贏得辛苦。柯文哲在競選台北市長時也直說:面對人口老化及眾多社會福利措施,「單靠公家的社會福利去做是不夠的。」
(二)當選與落選的政治人物都說:「我們要傾聽人民的聲音。」這些聲音可以歸納為四個字:「政府埋單」─要求政府(中央及地方)不斷地給,不斷地補貼,不斷地保護,不斷地做聖誕老人。試列舉六項:
1、給我不漲價的學費、電費、水費、油價…。2、給我比22K好的工作。3、給我既便宜又方便的住宅。4、給我滿意的健保。5、給我孩子喜歡的十二年國教。6、給我價廉物美的食安。
換句話說,這些要求及民怨,早已超越一個縣市長的施政範圍;但是選民祇要手上有一張選票,就可高聲吶喊,一切都是政府的責任。天下那有這樣的一個「祇要求不付出」的現代社會?那位當選的首長敢用甘迺迪的話來問選民:你自己能為社會做什麼?接著再問:你肯多付稅嗎?你接受調價嗎?你肯減少退休金嗎?你有參與公益活動嗎?你的生活方式符合節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