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純的喜悅 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裡走路去上學。 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雲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時風吹得更急, 不久開始有閃電、打雷、下大雨。 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著,甚至被雷打到。 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銳利的劍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 沿著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 卻發現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並露出微笑。 看了許久,媽媽終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問她說:「妳在做什么啊?」 她說:「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2) 失去與擁有 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著驚人的成就。 當他在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到一家高貴的餐廳用餐, 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 這位企業家在聆賞之餘,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幾乎為之瘋狂, 便對他父親說:「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默想: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嘆,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
(3) 知道自己「有限」的聰明 有一個聰明的男孩,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板看到這個可愛的小 孩,就打開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 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的動作。幾次的邀請之後, 老板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 母親很好奇的問小男孩,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 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較大, 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默想: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 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
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4) 聽的藝術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 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 「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 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 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 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著注視這孩子, 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 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的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 非筆墨所能形容。 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麼要這麼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我還要回來!」。你聽到別人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嗎?你懂嗎?如果 不懂,就請聽別人說完吧,這就是「聽的藝術」 1. 聽話不要聽一半。 2. 還有,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
(5) 你真的可以很自在 米蘭昆德拉有一本書叫「生活在他方」,我對這五個字有很好的聯想, 我們的生活總是在遠方,都在想:如果明天我有錢,我就可以......。 但是如果你現在賺少錢不快樂,就算你有再多的錢,我保證你也不會快樂; 如果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自得其樂,即使嫁了人,娶了老婆, 別人跟你一起一樣不快樂;如果現在不懂得享生活,未來也不會享受生活。 有人問什麼叫做自由,所謂的自由就是:你想要拒絕一個人的約會, 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你有權力過自己要過的生活, 有權力去自己要去的地方。其實生活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