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9231
 就是愛欣賞才女佳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健康素食 實用食譜電子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吃] 50種醬汁做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提醒] 聰明泡湯Tips
作者: 就是愛欣賞才女佳人 日期: 2011.01.21  天氣:  心情:
蔡忠文醫師

泡溫泉促進血液循環? 是錯誤觀念


泡溫泉=泡湯(日本稱呼溫泉為湯)

泡湯有什麼好處? 會面臨什麼風險?

「泡湯之後全身發熱、血液循環變好」是許多人既定的「錯誤印象」,事實上,泡湯的主要好處在於讓人心情變好,使人覺得放鬆,具有紓解壓力的效果,同時兼具水療復健,使關節痠痛或肌肉緊繃情況獲得改善。


救命常識:有人泡湯昏倒怎麼辦?

泡湯昏倒時,先讓昏倒的人平躺在地上,並且儘可能將他的雙腳抬高,使血液迅速回流至頭部;當昏倒者甦醒之後,儘速讓他喝水,補充泡湯出汗流失的水分。


泡湯後頭暈目眩 腦部缺血的危險反應

泡湯,雖可透過血管擴張促使心跳加快,但可造成的風險會大過好處。蔡醫師 解析,泡熱水時,為了散熱,會使身體皮膚血管擴張,血管的阻力下降,相對的血液容積可能不足,導致血壓變低,心跳加速,心臟被動式的強迫增加負擔,可能感到胸悶不適;同時,肌肉會變得鬆弛,原本像是幫浦般可調節身體血液分布的功能無法發揮,尤其泡久了突然站立起來時,會覺得頭暈目眩,上半身的血液會迅速掉到下半身,原本身體透過交感神經讓心跳加快、使腳部血管收縮、讓血液回流到頭部、維持腦部血壓的機轉被切斷,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考驗。

若是身體強壯的人,一段時間就能馬上恢復,但是心血管功能或心臟不好的人,泡湯後突然站起來的瞬間,等於是突然間嚴重失血 2公升,腦部血管沒阻塞的,會突然呈現腦部沒血液、心臟打不出血壓、冠狀動脈缺氧的情況,更嚴重的,可能會因而誘發心肌梗塞。


糖尿病患、骨質疏鬆者 不宜泡湯

蔡忠文醫師指出,有些民眾以為血管不通,想要藉泡湯來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問題,其實是錯誤的做法。泡熱水時,身體組織需氧量會增加,而患有足部病變的糖尿病者,或有周邊血管阻塞疾病者,原本血流已遭阻斷,一旦需氧量大增,卻無法供應足夠的氧氣,反而會導致缺氧壞死,因此,不僅不能泡湯,連用熱水泡腳也不適合。

另外,年紀太大、有骨質疏鬆狀況等,在濕滑浴場中,易有跌倒風險的人,宜儘量避免泡湯。

想促進血液循環,快走、搭配 間歇性衝刺的短跑,是最安全的方式,而不適合跑步者,走路甚至逛街,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聰明泡湯Tips

蔡忠文醫師建議,掌握聰明泡湯小撇步,就能安心享受泡湯的樂趣。

1. 泡湯宜慢慢加溫,水溫不可過高,約 38℃ 至 40℃, 41℃、42℃溫度即略高。老人家泡湯的風險較大,溫度過高較容易昏迷。

2. 泡湯的時間不宜過久,幾分鐘就好,以免泡得太久,影響身體散熱,容易中暑。

3. 起身時、動作宜慢,千萬不可突然站立起身;可將雙腳抬起,先在浴池邊躺一下或坐一下,再慢慢起身。

4. 泡完湯、起身後、若覺頭暈,可立即坐回溫水中,藉水壓幫助血液回流,或在池邊平躺休息,將雙腳抬高。

5. 泡湯不宜讓身體忽冷忽熱,一下跳進熱湯,然後又馬上跳入冷泉中;身體的調節機能有一定限制,在急遽環境變化下,會導致身體調節能力變困難或甚至完全喪失,引發心肌梗塞的機率會因而增加。

6. 有心血管疾病 (含中風) 的患者或年紀越老的人都不宜泡湯,更不宜久泡,本就變差的身體調節能力,會受到更大破壞;泡湯的水位越高,影響越大,建議可泡膝蓋以下,或單純泡腳,影響會較低。

[提醒] 聰明泡湯Tips (蔡忠文醫師) - 地圖日記 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7641389.htm#ixzz1Bf8l7loQ
(網址連回本文)
標籤:
瀏覽次數:31    人氣指數:631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健康素食 實用食譜電子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吃] 50種醬汁做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