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7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8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6.05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個,仰不愧於天,俯不
於人,成語講的「俯仰無愧」,內心坦坦蕩蕩,這樣的人保證好吃又好睡;一個人能好吃好睡,那是最大的福報。所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諸位同修,假如想說我以前已經做錯了,我就不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於人。從前我們沒學到,只要我們至誠懺悔,這些冤親債主也會原諒。但是你可不能有事沒事又把以前那些做錯的事放在腦子裡,這樣好不好?那又重新複習,都是幹這些壞事。所以過去不可留,留著是一句佛號念念分明,有機會就趕快自利利他,慢慢的我們的心裡就會愈來愈無礙、愈來愈充實,慢慢也能夠達到不愧於人的心境。


第三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樂也。諸位同修,你們會說我又不是老師。每個人一定都是他人的老師,比方說為人父母是誰的老師?是孩子的老師。四種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則,成就孩子的人格,當他的好榜樣。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而已;社會教育是他有德行的根以後,能夠出來廣學多聞,成就後得智;最後宗教教育才讓孩子的人生究竟圓滿。所以我們是孩子的老師,一定要好好做好。


假如你在公司裡面,是下屬的長官,那你也是他的老師,你也要當榜樣給他學習。當你的下屬甚至於是你的同事,他在與人交談當中說到:我這一生就是遇到了這麼好的同事、這麼好的長官,我很多的價值觀才能夠正確,我的家庭才能夠經營好。當你的同事、你的下屬,甚至你的朋友,對你是這樣的評價,其實你已經做到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當你身旁周圍的人都是這樣的讚許你,你也會覺得這一生過得非常有價值。這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


 


《弟子規》與佛法的修學   蔡禮旭 老師主講  (第二十七集)  2005/3/1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27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昨天提到: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當我們能『聞過欣』,我們能謙卑接受別人的諫言,謙則受教有地,可以取善無窮,這些好的同參道友將給予我們很多的提醒跟助力,所以「謙卦,六爻皆吉」。『聞譽恐』,為什麼聞譽要恐?因為一件事情的成就絕對不是單一個因素,單一個人做成的。當我們把一些事情做好了,一定要想到是眾人的力量促成的,所謂讓功於眾,而這個「讓」是真正打從心裡明白事實真相。


像我跟楊老師到海口推展中國文化,確實為什麼能夠推展這麼順利?最主要的原因是諸佛菩薩跟古聖先賢加持,還有師父上人的威德。因為師父的經教在整個中國已經很多人在學習,當他們了解到我們是師父上人的學生,大家都會竭盡全力來幫忙。除了有眾多的因素在影響這件事情之外,每個來參與課程、來聽課的這些朋友,也都在成就這件事。當我們一開始在講課的時候,來了差不多一、二十個人,人數不多。有些同修從第一次來聽課,之後就沒有再缺過課,他那種專注的眼神、那種慈悲的眼神,給我們在台上莫大的鼓勵。就是有這些朋友的支持,我們才能夠愈講愈好。而一路上又有很多的善心人士不斷的支持,不斷的鼓勵,所以確實是眾人的功勞。而且更重要的我們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因為假如自己的過失,自己起了貢高我慢,可能這麼重要的大事被我們搞砸了,那就愧對祖宗、又愧對子孫。我們要保持謙卑,更重要要能夠小心謹慎,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所以也要時時警惕,不可產生一些不好的心境跟態度。


標籤:
瀏覽次數:7    人氣指數: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7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9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