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158993
 墨繁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三個傻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讀易
作者: 墨繁 日期: 2013.09.18  天氣:  心情:
咱記不得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易經的,那是很久以前,當兵下部隊的時候,服的運輸兵科預官,沒有人管,比較自由,又有免費的火車票,可以全省跑來跑去, 好像是下基地的時候,在斗六的書店,買了一本精裝本的陳炳元的易鑰,翻了一陣子,三天打魚, 二天曬網,有一搭沒一搭的,主要是易經裡面的字句佶屈聱牙,實在是艱澀難懂,有些字還不會唸吶,讀著讀著實在是看不下去,就擱在一旁唄.

80年代進了社會後加入競爭激烈的電子業,更無暇去看這些閒書,十年前退出了電子業,進入了設備銷售業後,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又有週休二日,就比較有閒情逸致去看一些雜書,易經就是其中之一,前前後後,有看過南懷瑾老師的易經雜說,易經繫傳別講,朱邦復的易理探微,劉君祖的易經各集,曾仕強教授的易經的奧秘 …等等.

每位老師的著作都有其獨到的見解,說實在的,咱無能也無力去狗尾續貂,在此咱也不談占卜,不談理, 象, 數,因為先進們已註解很多, 咱就先說個典故吧,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郢書燕說的成語,

話說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某一天晚上,楚國京城郢都的一個人在家裡給燕國宰相寫信。因為燭火偏低,飄忽不定的燭光飄出淡淡的影子,顯得有一點昏暗,所以這郢人對侍者說了一聲:”舉燭”,燈火高照,寫信就看得清楚了。誰知他腦子裡還想著”舉燭”,竟不知不覺把“舉燭”二字也寫到信裡去了。過後他沒有檢查就把信交給了侍者。

燕國宰相收到郢人的信後,反覆看了好幾遍。他始終覺得信中的“舉燭”二字非常費解。久聞四海之內唯楚有才,難道另有所指?燕國宰相想到這裡,忽然靈機一動。他若有所悟地說:“舉燭的意向是崇尚光明,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會推舉光明磊落、才能出眾的人擔當重任。照這樣看,郢人致書突出‘舉燭’二字,其用意原來是為我獻策!宰相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燕王,燕王聽了十分高興,他以宰相的政見為原則,廣招賢士,從而使燕國政通人和,日益強盛。

「舉燭」二字,事實上和信的內容,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但燕國的宰相接到這個信後,卻解釋成:「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所謂崇尚光明,就是「舉賢而任之」呀 .... 。為何會如此曲解原意? 原來解讀的人才是關鍵所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一輪明月映照於千江萬水之中各有不同的丰姿,不是「月」之不同,乃是「水」之有異也!一般而言,天性跟器高,智慧強,悟道深的人解讀一件事情會比較深遂寬廣,也比較多元.

一般人普遍對”郢書燕說”這句成語的看法比較負面,認為是穿鑿附會,曲解原意。可是我認為讀易經或玩易的目地,就是要郢書燕說,要觸類旁通,能舉一反三. 「易經」裡的字句,幾乎都是「言簡意賅」,「博約深顯」。所以讀「易」的巧門在於「悟」字而已,在於琢磨字句背後隱藏的含義,在於能去除偏見,作全方位的思考。

有些人認為易經就是卜卦之書,看看吉凶而己,而易經貴為群經之首,並非浪得虛名,其廣大精微的道理,大多數的人可能窮一輩子之力,都無法徹悟,事實上:學習易經,就是要透過變化的現象,掌握那個不變的規律。那麼這個不變的規律究竟是什麼?

第一,循環往復
第二,物極必反
第三,動靜均衡
第四,超越吉凶

希望能透過”悟”字訣的加持下,在增長年紀的同時也能增長智慧。
標籤:
瀏覽次數:448    人氣指數:2988    累積鼓勵:12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三個傻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