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假決策/社群聲量=民意? 民主的難題
2015-10-01 01:39:33 聯合報 陳彥豪/台灣大學助理教授(新北市)
掃一遍這兩天台灣主要的網路論壇和社群帳號,可發現鄉民們仍興致勃勃地討論著九月廿九日北北基的全天颱風假,並將它視為是「社群民意」與「虛擬轉實體」的又一次重要勝利。不少網友認為,這個模式在未來的操作前景會「愈來愈寬廣」。
忙碌的生活賺到一天風和日麗的颱風假,似乎沒什麼不好?但台灣在類似事件中,是奮力向普世的民主與進步價值前進,抑或是被反進步的逆流拖下深淵而無力自拔?卻是一個具有急迫性的嚴肅命題!
首先,「社群聲量」可不可以看作是「全民意」的有效反映?
轟爆北北基三位市長粉絲頁的民意應該是真的。但日前美國科技媒體踢爆,矽谷幾家新創公司專營「殭屍粉絲」,嚴重扭曲「口碑經濟」的情事,卻值得大家持續關注。這些公司有的是以「賺外快」為誘因,招攬兼職寫手;有的則是開發電腦程式來編造海量貼文,並保證能突破谷歌、臉書與推特的防弊機制,快速營造出驚人的社群聲量。
事實上,台灣與大陸地區都有經營類似業務的公司,以科技工具提供「產品行銷」,甚或是「政治行銷」的服務。其結果是,在可見的未來,「社群民意」背後所代表的純粹性與可信度,將無可避免地愈來愈低。
另外,媒體在社會議題上是扮演「理性反省」,抑或是「推波助瀾」的角色,也是一個重要的國家進步指標。
在GlobeWebIndex(GWI)最新發布的二○一五年第三季全球媒體使用調查報告中,美、英、德、法、比利時、澳洲、荷蘭,是七個傳統媒體使用時間高於網路媒體的國家。而網路媒體使用時間遠高於傳統媒體的國家則有巴西、墨西哥、印尼、菲律賓等國,兩相比較高下立見。
「新聞網路化、淺碟化」絕對不是一種全然正面的發展,它某種程度導致了台灣近年來的民粹與發展停滯。而先進國家也愈來愈意識到,需用制度來疏導數位狂潮、並支持正派媒體在社會上發揮「理性反省」的功能。
社群平台與媒體是「聲量」的主要來源,是現下「民意」的重要指標。我們常為台灣的民主驕傲,但似乎淡忘了民主制度中許多重要的但書。例如,表面上的人多、聲量大,並不一定就代表智慧和真理,它甚至常常是反動的集結。伽利略為了反對「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社會主流意見,終其一生忍受學界與政教界的聯手迫害。
這次北北基颱風假的轉折,我寧願相信是地方政府在考量民之所苦、民之所需後,所作出的愛民決策;而不是單純向網路與媒體聲量低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