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96636
 夏日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色走下坡路~無色的悲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苦短快樂修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關鍵時刻不失常,一上場就發揮實
作者: 夏日 日期: 2012.04.18  天氣:  心情:
........關鍵時刻不失常,一上場就發揮實力
作者: (採訪‧撰文 / 郭子苓 編輯 / 劉揚銘,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2年4月號) | 經理人月刊 – 2012年4月14日 上午11:09.
....一個人的悲劇不在他輸了,而是他差點就贏了。
沒人知道機會何時會來,但當機會突然降臨時,你能否頂住壓力,順利展現過去累積的實力? 在關鍵時刻正常或失常,足以讓兩個天分相同的人,走向不同的結果,也在一線之間,決定了成功和可惜的差別。

1980年,一位大聯盟球探如此形容一名棒球界的明日之星:「他是難得一見的天生好手,比真正的超級巨星更像巨星;他的氣勢,半徑50英哩內的人都難以抵擋。」

他是比利.比恩(Billy Beane),當年18歲,擁有球探夢寐以求的體格、超凡的運動天賦、完美的體能條件,打擊、長打、防守、上壘無所不能;他不但是無懈可擊的「全能型球員」,更能擊出其他人一輩子都難做到的精采好球。對這些相中比恩的球探而言,他們無疑親眼見證了一名偉大球員的誕生;而比恩本人,同樣對此深信不疑。

只是,當比恩站上大聯盟正式比賽的那一刻,一切都變了樣。 他比任何人都期待自己,想在職棒界一鳴驚人,只是,彷彿受到「天才球星」名聲的詛咒,他愈想極力表現,就愈徒勞無功;他的情緒波動大幅起落,成績與實力不再相稱、表現更遠遠低於預期,一切就像失去控制。10年過去,過去他不放在眼裡的同期球員紛紛嶄露頭角,比恩待的球隊卻一個換過一個;他不再是眾人矚目的棒球天才,他對自己失望,更對棒球失望。10年職棒生涯,他的打擊率始終在低於水平的0.219、上壘率0.246。

於是,1990年4月,比恩終於不再走向球場。他脫下選手制服,轉任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的球探,進入人生的另一階段,也開啟暢銷小說《魔球》(Moneyball)的第一篇章。

面對壓力時,能否展現應有的實力? 接下來,是另一個故事。

在NBA的標準裡,他肯定不是「傳統認定」中的優秀球員。他的身高中等、體格也不算突出,縱使曾在NCAA(美國大學籃球錦標賽)拿下優異的統計數據,參與2010年NBA選秀時,球探們還是「刻意」地忽視了他全能而平衡的表現,讓他因而落榜。直至參加夏季聯賽,他才獲選加入金州勇士隊(Golden State Warriors),正式進入NBA。

只是,在NBA的日子,對他來說又是另一階段的打擊。在接連被勇士隊、休士頓火箭隊(Houston Rocket)釋出後,他終於獲得紐約尼克隊(New York Knicks)的一紙合約。但是,在動身前往紐約的過程中,他無意做太多準備,甚至計畫在哥哥的沙發上棲身度日,因為,他自己也沒有把握能在紐約待多久。這些他所經歷的不順,外界始終隱晦不願明講,他卻打從心裡明白:因為他是亞裔,就算有再多數字佐證,別人就是不相信他會打球。

不過,2012年2月4日,這一切就在瞬間改變。

那天,在面對紐澤西籃網隊(New Jersey Nets)的比賽上,尼克隊的主力球員負傷,導致總教練無牌可打,只能指派即將在3天後被解約的他替補上場。那是他第一次在正規賽中獲得主控全隊的機會,很少人認識他,但是,他卻一舉攻下全場最高的25分,帶領尼克打敗籃網。從那天起,他一夕成名,他用36分鐘證明自己,證明過去10年的努力,證明那些偏見、忽視都是錯誤;他用36分鐘,讓球壇看見他,讓全世界的目光再也離不開他。

他是林書豪,相信你一定聽過他。

比利.比恩和林書豪,同樣的優秀選手,同樣認真,同樣的野心與自我鞭策,卻換來完全相反的結果。談到比恩,你會覺得可惜,談到林書豪,卻是激勵人心,究竟他們的差別在哪裡?他們從哪一天、哪一點開始,走向不同的路、迎向不同的結果?

在最關鍵的時刻,林書豪面對壓力、沉穩應對,把握住他在NBA繼續生存的唯一機會;但是,比恩卻任由自己與外界的期待將他摧毀,他失常、他怯場、他總是想太多,最後,他非但沒有改變世界,反而讓世界改變了他。
標籤:
瀏覽次數:116    人氣指數:2116    累積鼓勵:1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色走下坡路~無色的悲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苦短快樂修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