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84756
 author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大喜大悲原在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白色海芋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和潛意識對話
作者: author 日期: 2010.07.03  天氣:  心情:
前幾天到南部出了趟差,支援一個非常著名的宗廟裡的解韱指導,順便也替那些「信徒」,「解疑破韱」一下。

然後,我發現,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曉得如何「與自己對話」。(其實這也不算甚麼新發現,早就知道了,只是這幾天感觸更深了點而已)

好吧,我必須說,對我而言,無論是甚麼宗教,拜的是甚麼神,其實都可以統稱為「某種層次比較高或是很高很高的超級意識體」。雖然這種說法聽起來很「容格」,不過沒辦法,這確實是比較更能接近我心中感覺的一種說法。

某些宗教性的「存在」,我真的認為就是如此。而且,我有不少同學,怎麼說也算是個經過許多正規心理學訓練出來的知識分子了,可是你若聽到他在研習營裡的開班祝詞時,就會發現抱持和我一樣看法的,真正是不乏其人。

無論是西方說的consciousness,subconsciousness,collective consciousness,non-consciousness,或是佛教成唯識論提的「九識說」,甚至是另一宗教提的「身、心、靈」,所謂人的清醒意識,只是一棵無比巨大的本靈之樹上面,無數分枝裡,其中一片小小的葉子。

無論是跟哪一種「神明」溝通,也無論是透過怎麼樣的方式,從到廟裡求韱,神明降駕「辦事」,到跪在床前誠心的祈禱,其實真正溝通的「途徑」,絕大部份,都還是透過自己的「潛在意識」。(這個統稱很方便,因為它甚麼都包括在裡面了。)而這也是為甚麼在命理的五術之中,我真正比較擅長的,還是易卦推算的理由,因為它就是最直觀的與潛意識「對話」。

打住,枯燥的理論探討就不提了,再說會沒完沒了。回到解韱。

無論是在廟裡求韱,或是向上帝誠心的祈禱,請求降下徵兆(Sign),最容易出錯搞混,然後得到不正確或是錯誤答案的,就是「命題的混洧」。這也是邏輯學裡最容易出現謬誤結論的常見原因。

再說得簡單一點,意思就是,求韱或問事的時候,問的問題,一定要非常清楚,非常仔細,越具體越好,因為這樣得到的信息反饋,就會越接近真正的原意。(別懷疑,潛意識的訊息,從降駕的乩童到你每天作的夢,經過了認知的解碼,絕對沒有百分之百完全沒錯的,那所謂「自我認知」的侷限性所造成的「誤差值」,絕對存在。有時候那種相差異的程度,用「背道而馳」來形容也不過份,甚至很常見。例如夢見棺材或喪禮,並不代表你快死了一樣。)

「神啊,請你保佑我一家平安……賺大錢……健康長壽……」

這種禱詞,與其到廟裡說,還不如在家裡的宗廟祖先牌位前去說。至少,無論你再怎麼沒出息,真正依舊願意抓住你一點點優點,然後給你很多保佑的,絕對是祖先的宗靈無疑。說到底,你在體內那潛藏於遠古時期就存在的宗族基因眼裡,你就是它們的子孫與延續載體,坦白說,只要你給他機會,絕對沒有那不保佑你的。

所以,既然到了寺廟裡(當然也可以是教堂,這不再多說了),要問的對象是更深層或說更高級的神靈,那麼,不要讓你的主題混洧不清,至少可以說是最基本的要求吧?

「神啊,請問這次兒子考公職,有沒有機會考上啊?請神明要保佑他啊……」

嗯,比前面的清楚一點了,但是,坦白說也沒有清楚到哪裡去。因為這段話又是想接球,又是要丟球,還是非常混亂。求神跟問卜,雖然常常連在一起說,但其實本質是不一樣的,前者是聚集虔誠的意念,希望造成某種影響,算是投手,你丟出了一個預期的球。而問卜則是想事先瞭解機緣狀況,搞清楚前面的路是大略甚麼樣子,因此,它是一種感應,一種接收,所以是捕手,是接球。問卦求韱或是請神佛開示時,你到底是要當投手丟球,還是當捕手接球,總要先搞清楚吧?

哎唷,我的天啊,不知不覺寫一大串啦?先這樣吧。記下回來之後的一種感觸。
標籤:
瀏覽次數:53    人氣指數:5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大喜大悲原在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白色海芋花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