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38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672535
天 地 極 光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距離越遠,聲音越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猜想 & 反駁
作者:
天 地 極 光
日期: 2009.03.05 天氣:
心情:
猜想 & 反駁
科學家的目標在於尋找越來越接近於真理的理論;科學的目標則在於知道的越來越多。
人們可以說:沒有問題就沒有知識,但是沒有知識也就沒有問題。這意味著知識始於知識與無知間的張力。
科學知識增長的模式如下:
最初發現的問題→找出嘗試解答問題的方案→在嘗試解答的方案上嚴格檢驗,消除錯誤的過程→繼上述過程之後產生的新問題
這不是一個循環,而是一個反饋的過程,因為最初發現的問題和新問題不一樣了,即使嘗試解決問題時失敗了,我們還是學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因為我們知道失敗的關鍵在那裡,也瞭解到還有那些瓶頸有待突破,這已經改變了最初問題所處的環境,向前邁進了一步。
如此反覆嘗試,問題將越來越深入、廣泛,包含更大量的經驗內容,具有更大量的解釋力和預測力,能夠經得起更嚴格的檢驗。
科學知識的增長不是指累積性的進步,科學固然有所進步,重點卻是指能夠從錯誤中學習,能夠經受得起檢驗。
科學方法的特點,是首先把興趣集中在問題之上,不僅自己這樣考慮問題,在努力評價別人時也是如此,
任務不是開始於解決問題的嘗試,而是開始於問題本身,以及它之所以成為問題的原因,嘗試解決問題是釐清問題之後的步驟。
解決問題的成功往往取決於提出問題的成功。
科學方法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分階段以及不斷通過批評的反饋過程進行調整,改變才有可能發生,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因為問題往往是複雜的)。
科學發展的過程,人們充其量只能預測其趨勢,知識的經驗內容不斷增加,越來越接近真理。
在追求真理的過程,我們關注的是越來越逼近真理,甚至可以知道已經取得了進展,但我們永遠不能知道是否達到了目標。
因此,雖然今天愛因斯坦的理論仍未被發現有誤,我們也不可將其理論視為絕對真理。
在科學知識增長的模式中,猜想(conjectures)和反駁(refutations)是兩個重要的關鍵字眼,也是很重要的科學方法。
所謂「猜想」,主要內涵是:
〈1〉科學理論不是起源於觀察,而是起源於挖掘問題,實驗者必須根據他的懷疑、他的猜想、他的理論和靈感來質問自然界。
〈2〉猜想的過程就是接近真理的過程,也就是理論具有越來越高的逼真性。
猜想的合理性在於我們所選擇的理論比以前的理論更好,可以接受更嚴格的檢驗,可以不斷地趨向真理。
至於「反駁」,意思是:
〈1〉如果沒有反駁,科學就會停滯,對於一個理論的反駁,始終是我們接近真理的重要環節。
〈2〉反駁的具體做法是:批判、嘗試和掃除錯誤。
〈3〉反駁的依據是科學理論只能否證,卻不能證實。
知識是臆測性的,所以我們常會犯錯。但錯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面對錯誤,消除錯誤,而不要偏執地企圖隱瞞錯誤。
藉著批判(也就是反駁),我們才能發現錯誤何在,進而加以修正。
從不斷反覆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對問題的掌握便越來越清楚,從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斷修正和進改中,知識便能增長,也因此能更接近真理。
知識增長是一個開放性的,也是一個非決定性的模式。
預測是猜想和假設,服從證偽原則,經過觀察和實驗的嚴格檢驗,其中絕大部份的假設被否定。
如果將科學理論發展的過程看成是不斷地對猜想和假設加以反駁和偽證的過程,則任何對於這一發展的預測都不可能是完善的;
偽證的證據和結果不可能包含在預測的內容之中。如是者,理論是由於經得起試驗而被暫時保存。
我們從逼真度來判定一個理論是否比另一個更好,或許它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好的理論,但它絕不是絕對真理,沒有最終的證明確定必然為真;
它永遠只是暫時性的,必須隨時準備接受被修改、再補充,甚至於完全推翻的結果。
儘管我們無法「確知」任何確定性知識,但我們仍能「學習」,我們的知識仍能「成長」。
正因我們能學習,我們就沒有理由對理性絕望;
同時,既然我們永遠無法「確知」,我們就不該對知識的成長感到驕傲或自滿,更不應抗拒合理的反駁而順服於所謂「真理」。
轉貼自無聊人論壇
標籤:
瀏覽次數:
35
人氣指數:
35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距離越遠,聲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