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的歌-吉他 www.wretch.cc/blog/KuoHuan/12405494
(誰說我不想告訴他 告訴他我在想念他 只是我不敢表達 表達我心中的話 是我拿把木吉他......)
主題
東嶽泰山為五岳之首,位於山東省泰安市。
泰山以巍峨磅確之勢高聳於齊魯原野,它已成人們心目中雄偉莊嚴的象徵。
古稱岱山又名岱宗,《詩經》中有詩稱:「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東漢應劭所著《風俗通義》中亦說:「東方泰山—尊曰岱宗。岱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嶽之長。」
古人認為東方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的所在,所以認為泰山在五嶽中的地位特別重要,推尊為「五嶽之長」。《孟子》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嶽》詩中亦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見泰山名氣之大
泰山通常由中路拾級而上,從西路曲徑而下,沿途谷秀溪清,百跡繁多。有南天門,玉皇頂、碧霞詞、仙人橋等名勝。泰山之頂( 1545M )在五嶽中位居第三,與全國的巨山高鋒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但氣勢卻是群山獨尊
古代帝王無不說自己是“受命於天” 封禪是帝王表示自己與天溝通的方式。古代封禪泰山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天下太平,國家興盛。二是天降“祥瑞”。國家興盛說明帝王功高德顯,天降“祥瑞”說明上天對帝王的表彰,這時帝王要用一種方式回告上天,就是封禪大典。封是指在接近天的泰山最高處,用土築成圓壇祭天,禪是指在泰山前的小山用土築成方壇祭地。
為什麼黃帝封禪獨尊泰山?
中國名山有很多,位於北方的就包括泰山丶華山丶恒山丶衡山丶嵩山丶五臺山等,最高五臺山丶最險華山都不封禪
遠古時代人民崇拜祖先,所以也崇拜鬼魂和管理鬼魂的各種神祗,連帶崇拜鬼魂所居住的山嶽河流,在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包括大量的祭祀文字。
《管子》一書中有《封禪篇》,不過早已亡佚,現存該篇是從《史記·封禪書》中補抄的。它保存了關於封禪起源的一段珍貴史料:“齊桓公既霸,會諸候于蔡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禪泰山禪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齊桓公之所以封禪泰山與泰山本在齊國境內有關。
孔老夫子,曾“往來汲汲于泰山,尋覓封禪大禮”的遺跡,“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人,不得而數者萬數也”(《韓詩外傳》),以至在向弟子們傳授六藝的時候,尷尬地說:“其俎豆之禮不章,蓋難言之”遺憾地留下了空白,可見孔子對封禪大禮的研究和追求早已有之,孔子之所以“往來汲汲于泰山,尋覓封禪大禮”當在泰山封禪的歷史有關,泰山至少應當不是封禪唯一的選擇,孔子關心的應當是封禪的禮儀而非地理位置,之所以關注泰山封禪與魯國位於山東境內有一定的關係。
真正奠定泰山封禪制度和意義的應當是漢武帝泰山封禪,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梁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後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丶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
封禪泰山雖不是直接起源於孔子,但封禪泰山的制度化與一山獨大卻與孔子及儒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說秦始皇封禪泰山有一定的偶然因素,漢武帝泰山封禪則一定是儒家學者極力推介的結果,作為中國的國教,儒教在之後的多次封禪中的作用就更不用說了,說孔子是泰山封禪的始作俑者肯定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