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19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0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8.13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所以在《詩經》裡面屢屢提到這些萬物,都是要點化我們,要提醒我們。這個善巧非常高明,聽懂的人,馬上「我不能比不上這些動植物」;聽不懂的人,你也沒有跟他結冤仇。提到物質,我們也很熟悉一句話,「上善若水」,水表的德行很值得我們去效法。「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看到任何一個物質都需要水的幫忙,請問諸位同修,有沒有看到水自己在收水費?沒有!所以它幫了人不求回饋。諸位同修,水還有什麼樣的德行值得我們效法?心地清淨。所以我們佛門在供奉諸佛菩薩的時候,在佛像面前都會放一杯水。這杯水的作用是什麼?是不是給佛菩薩喝?不是,是提醒我們要記住,常保清淨、平等的心。還有沒有?水之德。水善利萬物,滋潤萬物都能得到生命的成長,水有德,而這個德是不分別的幫助。所以我們要學習對一切人都能保持慈悲,保持愛護。
有德的人面對一切人,一切國家、種族、宗教都能一視同仁去幫忙,師父上人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當我們在對待別人起了分別心,要馬上觀照,馬上放下這個分別。很多同修也都認識 楊 老師,認識盧叔叔,認識我身旁一些善知識,他們一見到我,都會跟我說:你跟 楊 老師有緣,你跟盧叔叔有緣。這句話諸位同修要「聽思聰」,我們聽出什麼?聽出分別,沒有找到真正的因。我也遇到一些佛友告訴我:阿彌陀佛最疼你。我說:你誣衊佛陀。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心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有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女,都是一視同仁。「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哪有分別?所以問題在哪?能感是我們的心,所感才是諸佛菩薩的加持。所以我們要觀照自己,我們的恭敬、真誠不夠,才沒有辦法贏得這些善知識的提攜。好,這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
 
《弟子規》與佛法的修學   蔡禮旭 老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05/3/1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37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很多的道理確實必須我們用真心、用一個謙虛的心才能夠感受得到。當我們內心很焦躁,內心還有懈怠、還有貢高我慢,很多真相確實很難體會得到。體會不到,生了煩惱,還可能把責任推給諸佛菩薩、推給善知識,自己就可能墮落了。因為我在接觸幾位長輩的過程,確實感受到他們很平等心,只要每位走到他面前來的同修、朋友,他們會竭盡所能去幫助。當初也有很多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都遇到了盧叔叔,但是後來真正得到很大利益的人佔了極少數。我們從觀察當中,確實看到聖賢人的存心,有德行人的存心,而學習聖賢最快的方法在哪裡?直接從心、從存心學起。
諸位同修,今天我在這裡講課,也是有個目的,就是拋磚引玉。我在初中的時候,老師是當面,因為發了一篇作文範本,上面寫著「蔡蓉青」,是我的二姐。所以老師接著搖搖頭:同一個家庭裡面教出來的孩子,為什麼語文程度差這麼多?這樣的話語會讓一個學生怎麼樣?喪失信心,還有可能會有更不好的副作用,是對老師怨恨。當對老師怨恨的時候,孩子自己就遭殃了,他有沒有可能把學問學好?就很困難。我們在初中時候,老師會處罰,結果打得太兇了,反效果。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老師確實也是為我們好,但是太過以後,學生並沒有感 謝 老師的教導,反而記恨老師,而這分記恨也毀了我很多的同學。所以我自己從事教育的時候,就要先確定一個重點,學生是不是信任我們?學生是不是感受到我們確實對他有愛心?一定要在這個基礎上去發展,不然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我自己是在從事教育以後,才深刻感覺到家庭教育影響甚深。老師這樣說我,我並沒有怨恨,朋友這樣說我的不是,甚至於侮辱我,我也從來沒有怨恨過,所以心裡面找不到一個敵人。這是個結果,原因在哪裡?我們就深刻體會,人格的根在家庭。我回想到父母在對我們的言談當中,從來沒有一句話是批評他的朋友,沒有。家裡面那個氣氛就是很和諧的氣氛,所以我們三個孩子人際關係都不錯。還記得我姐姐的班上開同學會,兩個姐姐開同學會跟我開同學會都是在我們家開,我父親也很好客,都會招待他們。父母的處事待人的態度,確實會直接影響小孩,所以我們沒有起怨恨,不然就糟糕了,只覺得自己程度太差。
標籤:
瀏覽次數:9    人氣指數: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19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1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