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莊子傳-第參章(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傳-第參章(五)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莊子傳-第參章(四)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2.03  天氣:  心情:
傲視王侯 與天為一(四)

魯國是周朝開國大臣周公旦的封地。周禮就是由周公制定的,因此,魯國在所有的諸侯國之中,是保存周禮最為完好的國家,所謂「周禮盡在魯矣。」被天下之人尊為聖人的孔子就是魯國人。而莊周最反感的就是由周公制定、由孔子維護的那套虛偽的周禮。一到魯國境內,就可以看到,洙泗河畔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按照禮儀的規範,但是,人們的精神面貌卻死氣沉沉,毫無奮發向上的意氣。

莊周隨著魏國使團的車隊,一路朝東行來。這天,他們來到魯國的首都曲阜。

自從魏王兩次召見應周,莊周講了機趣橫生、思想深刻的故事之後,莊周的名聲就越傳越大了。他那任其自然、虛靜無為、無功無名的學說也逐漸被人們知道了。魯侯聽說魏國的使團中,還有這麼一位提倡養生的大學者,就非常急切地想見到他。

莊周與魏國的使民一起下榻於魯國的賓館中。次日一早,魯侯就親自到館中看望莊周。魯侯興奮地對莊周說:
「先生,我早就仰慕您的大名,您能到魯國來,可真是我們魯國人民的福氣啊!」
「大王,言重了。我到魯國來,只不過是漫遊而已。」
「先生,您的學說實在太高妙了。寡人以前只是道聽途說,今日得見先生,望先生不吝賜教。」
「我倒要問問大王,您需要我講些什麼?」
魯侯面帶憂色說道:
「先生,我從小就在宮廷裡學會了仁義禮智的聖人之道,後來繼承了先君遺業,我更是敬奉鬼神,尊重賢能,許多國事都親自過問,從來都沒有三心二意過,但是,我的內心總是有一種莫名的煩惱,我確實不知怎麼才能消除這種煩惱。」


莊周笑道:
「大王,您消除憂患的手段根本就是錯誤的,甚至完全相反。一個人要追求的目標
在東邊,卻朝著西邊奔跑,他跑得越遠,離目標也就越遠。」


魯侯不解地問道:
「先生,作為一個國君,祭祀祖先,愛護百姓,修仁義之道,重賢能之才是天經地
義的,怎麼能說是錯誤的呢?」「您不是要消除憂患與煩惱嗎?您知道您的煩惱是從哪裡來的嗎?您的煩惱就來源
於您所擁有的魯國。大王,您難道沒有見過美麗的狐狸與文彩的豹子嗎?它們居住於深山野林之中,躲藏在巖洞穴窟之內,不能說不愛靜;它們晝伏夜出,不能說不小心謹慎;它們雖然迫於饑渴,但是還是要到遠離人煙的江湖之濱去求食,不能說不保險。但是,他們還是無法逃避獵人的網羅機辟。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們身上的皮毛太美麗了,招來了殺身之禍。
「大王,魯國就是您招來憂患的皮毛啊!周圍的鄰國,手下的家臣,都在圖謀這塊地方。您把魯國治理得再好,也無法擺脫他們對魯國的欲望,您如果能夠脫掉這層皮毛,用自然之靈氣洗清您心中的私欲,而游心於無人之野,那些憂患與煩惱就會消除。」
「那麼,先生,怎麼才能做到游心於無人之野呢?」
「我來到魯國之前,曾經去過南方的越國。越國有一個地方,名為建德。那個地方的百姓樸實而忠厚,少私而寡慾。他們知道勞作,卻不知道儲藏;知道施予,而不知道求得別人的報答。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道德,不知道什麼才合乎禮儀,隨心所欲,率性而行,在我們中原人看來,好象是粗蠻之民。他們喜歡活著,卻也不害怕死亡,他們的葬禮上有歌有舞,不像我們中原人那麼繁瑣虛偽。人們互相團結,互相友愛,就象一群魚在江湖中游玩,互不干涉,互不沖突。大王,如果到了那裡,你的憂患就會完全消除。」


「可是,越國那麼遙遠而且道路艱難,不知要翻過多少江山啊!我如果拋棄了魯國,就不會有人為我提供舟車之便了,我怎麼才能到達建德呢?」
「您丟掉作君王時傲慢的架子,自食其力,就自然會搞到舟車。」
「遙遠的道路上荒無人煙,我在這宮女宦官無數的宮殿裡生活慣了,無人陪伴,我難挨旅途的寂寞,況且,我從哪兒搞到口糧呢?」
「減少費用,去掉過分的欲望,即使沒有儲備的口糧也不怕。大王,您想一想,當您放下魯國這副沉重的擔子,輕松地乘上一葉扁舟,獨自一人涉於江而浮於海,面對浩瀚無際、愈往無窮的大自然,心情是多麼的暢快啊!您再回頭看看到岸邊來送行的人們,都陸陸續續地回去了。您看到那些回到世網之中的可憐的人們,心中會泛起一股自豪的情緒。您一天一天地遠離庸俗的人間,您的心情也會一天比一天快活,您就象那天上的神仙一樣,為所欲為,毫無拘束。」

莊周在為魯侯描繪這幅動人的藍圖的時候,他自己也好象又回到了楚越之地,與蠻民們一起載歌載舞。他說得眉色飛舞,得意忘形,似乎那神仙般的生活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淺薄而自私的魯侯,從來沒有聽說過天下還有如此奇妙的地方。他盡量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但是,總是想象不出建德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他覺得莊周所講的這些,就象是在天窗上掛了一籃子牛肉,只能聞到香噴噴的味道,但是無法吃到口裡。但是,莊周講的其中一點是完全正確的,他的憂患確實是因為魯國而得的。但是,讓他放棄魯國而去那虛無飄渺的建德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他無法想象:離開魯國他將怎麼生活。於是,魯侯對莊周說:「先生,您講的這些,確實很美妙。但是,我們魯國是禮儀之邦,孔子曾經說過:『鳥獸不可與同群』,我寧肯住在魯國,也不願到野蠻的越國去。」「大王,您如果要繼續穿上魯國這塊招徠災禍的皮衣,我也沒有辦法。不過,您既然說到了孔子,我就再給您講一個孔子的故事。」「什麼故事?」
「孔子是大家公認的聖人,但是孔子並不是一個完全拘泥於禮儀的人,他的思想到了晚年也有巨大的變化。當年孔子周游列國到了陳蔡之間,被一群反對他的人包圍住了,整整七天七夜沒有開火做飯,可憐的孔子與他的學生們只啃了一點又乾又冷的乾糧度日。

「當地有一個賢者,名叫大公任,他看孔子實在太可憐了,就去慰問孔子。他對面目槁枯、行將就木的孔子說:『你快要死了吧?』孔子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地說,『看樣子是快要死了。』大公任又說:『你害怕死嗎?』孔子點了點頭,說:『當然害怕死。』

大公任說:『你既然害怕死亡,為什麼還要偏偏往死路上跑呢?我來告訴你絕處逢生、化兇為吉的方法吧!』

「『東海之上,有一種鳥,其名為憊怠。這種鳥看起來行動遲緩,好象沒什麼能耐,群飛群棲,從不單獨行動。前進的時候沒有哪一個跑在最前面引人注目。吃東西時,從來不互相爭搶,連一點殘渣都要平均分配。因此,它們的行列從來不亂。外人也無法侵害他們。合乎規矩,能派用場的木頭,最先被人砍伐;井裡的水如果味道甜美,汲水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這口井也就最先乾枯。

「『孔丘啊孔丘,你的所作所為,破壞了老百姓的單純而樸實的品性,讓他們去追求象日月那樣遙遠的仁義禮智。你這樣做,無非是為了討得君王的寵幸,追求功名。你若能象那憊怠之鳥一樣,拋棄自我意識,和光同在,與眾為一,就會從這絕境中求得一條生路。』

「孔子一聽,十分高興,他枯槁的面頰突然紅潤起來,呆滯的目光也靈活了一些,口中大叫:『善哉!善哉!』他辭退了所有的弟子與朋友,逃到一片大澤之中以釣魚為生。他穿著粗布衣服,吃著橡實栗子。他與鳥獸生活在一起,鳥獸對他也很親切,從來不發生沖突。」

魯侯聽完,疑惑地問道:「先生,您這是在胡編亂造吧!我們魯國所有的儒士都是孔門弟子,他們收集了孔子的所有言行。關於孔子的生平,我是非常熟悉的,從來沒有聽誰說過孔子有這麼一段軼事。」

莊周不禁笑起來:「大王,世上之人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世上之事,本無所謂真,也無所謂假,無中生有,假便是真。你難道能斷定魯國儒生們口口相傳的那些孔子言論都是真的嗎?」
「先生,如此說來,你承認是以假亂真嘍?」
「大王,孔子既然是你心中的聖人,我也就寄托於孔子之言行,這樣,您才能相信。言歸正傳。您要消除心中的憂患與煩惱,唯一徹底的辦法就是拋棄你的這張招人眼紅的皮毛。」

魯侯懷著矛盾的心情,郁郁寡歡地離開了館舍,臨走時,他對莊周說:「我還會來與您長談的。」

過了幾天,魯侯又來了。這一次,他想一開始就先聲奪人,在氣勢上壓住莊周:「先生,我們魯國的讀書人皆以儒者為業,沒有一個人願意學習您的那一套。」

莊子沉著地說:「魯國之士沒有人相信我的這套學說是事實,但是,魯國也沒有幾個真正的儒者。」

魯侯得意地說:「先生,我們魯國所有的士人都穿著儒服,怎麼能說沒有幾個真正的儒士呢?」

莊周說:「不錯,我一路確實看到了很多身著儒服的儒士,尤其是在曲阜城裡,大街小巷都充滿了圜冠句屨的儒士。我聽說,儒士們頭戴圓形的圜冠象征他們通曉天象,足履方形的句屨象征他們通曉地理,身上佩著玉玦象征他們具有事至而斷的能力。但是,一個人如果真正得到了某種本領,並不見得就穿著某種獨特的衣服;而一個人即使穿著某種獨特的衣服,並不見得就具備某種本領。衣服是外在於人本身的裝飾,並不能說明人的內在。魯國的儒士們雖然都穿著儒服,並不見得都通曉天象地理,具備事至而斷的能力。大王若不相信,何妨一試。」

魯侯說:「我們魯國有這麼多儒士,怎麼才能讓您相信他們都是具有真才實學的儒
士呢?」

莊周說:「大王若真想試一試,我倒有一妙計。」
「何計?」
「在魯國發佈號令,凡是身著儒服而不知儒道的人,處以死刑。」
魯侯胸有成竹地說:「這很簡單。你就等著看吧。」

第二天上午,莊周在曲阜城中漫步。他果然看到了許多士兵在張貼魯侯的公告。那些身著儒服的儒士們紛紛議論,奔走相告,十分慌張。一個儒士說:「這是誰出的鬼主意,專門整我們讀書人。」
另一個儒士說:「趕緊回家換衣服吧,別在這兒等死了。」

莊周看著這些滿面愁容、如喪考妣的儒士們,心中覺得十分好笑。等到下午時分,曲阜城中已經看不到一個身著儒服的人了。

一天,兩天,三天,四天。莊周一直沒有見到魯侯的影子。

第五天中午,莊周正在午睡,突然被人推醒了。原來是一個宦官來見他,說魯侯有請。

莊周乘宮駕來到魯侯的宮中。

五天前那得意忘形的神態喪失殆盡,魯侯離座趨前,懊喪地對莊周說:「先生,誠如您所言,魯國沒有幾個真正的儒士。告示一下,整個魯國的儒士們都脫掉了以前的儒服,換上了百姓之衣。我直到今天才知道,那些儒士們大多數都是有其服而無其道啊?先生,這是為什麼呢?」

莊周緩緩坐在宦官們為他準備好的席位上,微笑著對魯侯說:「儒者所謂道,無非仁義禮智之類。這些東西都是乃祖周公制定出來而強行加到百姓頭上的。它並不是出自人的本性,而是違背了人的本性。因此,用儒者之道治國,其國必亡;用儒者之道修身,其身必衰。但是,孔子之後的儒士們卻將這套東西奉為圭臬,那完全是為了討人主的歡欣,以撈取功名富貴。其實,他們也都是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

魯侯進一步問道:「先生,那麼,用什麼治國修身才是正道呢?」
莊周說:「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已經對你說過了。無為而治國,其國必治;無為而修身,其身必修。」
「那麼,什麼才是無為呢?」
「對於君主來說,無為就是消滅自己的過分欲望,保持自己的天然本性,同時也讓

老百姓按他們的本性生活,不要去打擾他們。養生是修身與治國的根本。所謂養生,就是每個人都意識到生命的價值是無上的,不要讓外物的誘惑破壞了生命的正常運轉。物應該由人來主宰,而不是讓物來主宰人,這就是物物而不物於物。如果讓物主宰了人,人就會得病,身上會長出各種各樣的臃疥,就適得其反了。」

魯侯聽了莊周的這番話,又不服氣的問道:「先生,依你之見,養生可以不憑外物。但是,沒有外物,也無法養生啊!我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憂愁,但是也有凌駕於萬人之上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難道不能養生嗎?」

莊周說:「大王,如果你面前擺了一本書簡,書簡的封面上寫著:『用左手掀開,就會失掉左臂,用右手掀開,就會失掉右臂,但是,掀開它,就會得天下。』你會掀開它嗎?」
「不會。」
「為什麼呢?」
「失掉一只臂,雖然得了天下,又有什麼用呢?」
「失掉一只臂而得天下尚且不為,還會因為一個小小的魯國而損害自己的生命嗎?」

魯侯不說話了。

但是,魯侯並沒有完全接受莊周的觀點。他雖然覺得莊周的學說很精闢,很透徹,從根本上解決了人生的憂患,但是,哪一個人又能做到呢!魯侯請莊周在宮中與他一同進餐,莊周謝絕了。
標籤:
瀏覽次數:46    人氣指數:446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莊子傳-第參章(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傳-第參章(五)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