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72538
 ★☆天涯浪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東、西方管理的三大差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事部門考評的意思...好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IT管理架構標準
作者: ★☆天涯浪子☆★ 日期: 2007.11.13  天氣:  心情:

IT管理架構標準、健全企業資訊競爭力

IT
泛指所有管理和處理資訊的各個層面。
  早在80年代,電腦就已正式走入企業,成為企業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隨著資訊科技應用面越來越廣,幾乎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有賴資訊科技的協助。目前已有愈來愈多的資訊管理標準問世,良好的資訊管理架構,固然有助於提升企業競爭力,但在推動過程中,又該注意哪些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IT
管理架構需要標準嗎?
  市場變化瞬息萬變,企業常需要因應調整策略,每一種改變都需要IT管理的配合。IT技術的複雜度這幾年來飛快的成長,如何掌握最佳的成本考量(ROI),對IT管理相關資源做出最佳的投資,如何面對各種改變的挑戰,並適時提出正確的解決之道,成為企業資訊管理單位最大的挑戰。
  在各種IT管理的挑戰中,關鍵在IT的變化太快,導致IT使用者幾乎等同於變成IT系統的測試者,自然容易招致使用者的不滿。因此,想要解決IT管理的問題,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提高使用者的滿意度。
  根據IDC2005年的調查指出,IT管理的成本中有70%屬於人力成本,到了2008年,更可能成長至73%。因此不管是應付使用者需求,或是提高人力工作效率,IT部門需要更為嚴謹的管理機制,透過標準化作業流程,參照IT管理架構標準,企業競爭力才能提升。
  根據MIT史隆管理學院資訊系統研究中心(MIT Sloan CISR)針對資訊系統效率統計,IT標準化與商業效率、商業模式和產品的靈活性有顯著正相關,但與企業規模靈活性無顯著相關,也證明了IT標準化對企業的幫助。

IT
管理架構何其多 選擇大不同?
  IT管理架構的種類很多,有些架構如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hure LibraryIT服務管理最佳實踐)甚至在1980年代就已誕生,也早已廣泛地被歐美各國企業採用,但直到2000年,以ITIL為核心的國際標準BS 15000才在IT服務管理論壇(itSMF)上正式發表,並於200512月才被ISO國際標準組織通過,並發佈成為ISO/IEC 20000國際標準。
  但並不是每一個熱門的IT管理架構,都會成為國際標準,如1986年就已出現的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式(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CMM),以一到五來區分),更於1991年進一步成為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式(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edCMMI),並且被許多軟體公司或企業資管部門用來作為改善軟體開發流程的評估標準,並藉由取得CMMI認證來證明企業的軟體開發品管效益,雖然尚未被ISO國際標準組織列為參考制定之標準,但由CNET科技新聞站將之譽為「軟體界的ISO」看來,CMMI在軟體界的份量自是不言而論。
  不同的標準認證有其不同的用途與適用對象,企業必須視企業的業務屬性決定導入的優先順序。

觀評估標準才有說服力?
  許多企業早已有IT管理部門,也可能早已自訂一套IT管理的需求與目標,甚至也已自訂出一套評估機制,此時還需要導入IT管理架構標準嗎?
  關鍵就在於「說服力」。「評估標準不是拿來自己用的,而是要證明給別人看的!」龔仁文以CMMI為例,如果一個軟體公司要承接軟體開發專案,有通過CMMI認證會比沒通過,來得更能夠讓客戶放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資訊管理處處長何全德也指出,我國軟體產業的整體表現沒有預期的好,是因為過去沒有一套方法論,如果只是土法煉鋼,每個人寫的程式好不好,完全由個人喜好來判斷,當然比較沒有說服力。
  此外,在資訊委外服務(IT outsourcing servioe)漸趨熱絡的趨勢下,企業也需要一套IT管理架構標準,以客觀評估IT服務供應商的服務管理水準與成本效益比
  近幾年來,由於愈來愈多的重要資訊舉凡個人財務資料、產品研發資訊,都已數位化並透過網路傳遞,資訊安全風險的管理也更受重視。但提供這些資料儲存、管理及傳遞的企業,如網路資料中心、網路服務提供者、銀行、醫院、政府財稅部門等,要如何爭取客戶信任?相信一個取得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認證的企業,會比尚未取得認證的企業更有說服力。
  而隨著台灣產業轉型,就連製造業也不能疏忽於服務管理品質時,資訊部門當然也更需要證明自己的服務品質和能力,能達到企業內部的要求,未來企業內資訊部門,還可能由目前支援各業務部門的成本中心(cost center)轉為利潤中心(profit center),就得證明投資效益。而導入IT管理標準,就能讓企業對資訊部門的服務品質與能力水準,因為一套較客觀的評估基準,不但有利於企業不同階段的比較,甚至可作為與不同公司間的比較,作為持續改善及投資的參考依據。
  不僅如此,許多提供科技服務的業者如IBM,由於已通過ISO/IEC 20000的認證,相較於其他一樣提供ITIL架構導入輔導的科技服務業者,IBM顯然也會更有說服力。

導入的成功關鍵在於溝通?
  儘管企業導入IT管理架構標準的好處多多,但導入IT管理架構標準初期,除了會造成各種規劃、稽核流程作業增多的負擔外,IT管理人員對工作負擔增加的反彈及不適應,以及企業內部其他成員(尤其是高階主管)的支持度,更是主要的挑戰之一。
  「只能不斷的溝通!」這次專題走訪的專家學者,幾乎異口同聲的指出,要突破導入IT管理架構標準的關鍵,就是做好「溝通」。
  IBM資訊委外服務事業處經理郭應能表示,要提升組織成員及高階管理階層的投入及接受意願,就是要不斷的教育,讓所有人認知導入IT管理架構標準的重要性,包括對企業價值的提升、增加客戶信任度,甚至可以提升個人未來競爭力,都是很好的說服理由。此外,由於全面性的導入風險較高,郭應能建議企業可以先針對企業的核心業務,適度的控制導入規模,不要一下子全面導入,成功的機會不但更大,而且累積更多的實戰經驗後,再推廣至企業其他業務時,導入的效率會更高。

企業的需求強度將促使服務升級?
  根據Gartner的調查顯示,企業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包括海外或全球供應,已經成為一股無法避免的趨勢。愈來愈多的企業服務需求者,愈來愈需要外來的服務供應者提供各種流程服務,而IT管理技術絕對是這塊新商機,不可或缺得一環。事實上,Gartner預測,到2010年時,將會有60%BPO合約是將相關的應用程式和IT基礎合併在一起考量。
  到這個時候,導入IT管理架構標準,已經不是一個「要不要?」的問題了,企業要開始思考的,應該是「何時能完成?能否比對手更快完成?」的問題了。

摘錄自:
IBM電子報
標籤:
瀏覽次數:98    人氣指數:4098    累積鼓勵:2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東、西方管理的三大差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事部門考評的意思...好笑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