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到竹圍的自行車步道一面運動一面聽台北愛樂電台好像變成我這半年來的固定行程,今天的"那一天 我打開他的日記",聽到開場我就開心得連腳步都變快了....我進入了繼莫札特 貝多芬之後 另一個音樂盛世~圓舞曲之父和圓舞曲之王共譜的維也納音樂全盛時期.
史特勞斯家族的兩父子有著相同的名字-都是約翰 史特勞斯,父子倆從小都不是接受正統的音樂教教育,老約翰 史特勞斯原本是印刷廠的訂書工人,小約翰 史特勞斯原本父親計畫栽培他做銀行家,但他阻擋不了對音樂的喜愛背著父親偷偷學習小提琴,兩父子都創作許多圓舞曲,把圓舞曲從原本在鄉間流傳的節慶音樂提昇且擴大規格成維也納貴族宮廷間廣受歡迎的樂風
老約翰 史特勞斯在蘭納過世後,曾經在當時的維也納樂壇獨霸一方,所有的演奏邀約 各種類型的圓舞進行曲....幾乎沒有第二個人能取代他的地位,再加上他很明白如何與皇室打好關係,他曾經為了當時的皇后寫下"親愛的安娜波卡舞曲".他萬萬沒想到,另一個和他分庭抗體競爭的,竟然就出現在他的家門內,就是他那叛逆不照他期待發展的小約翰 史特勞斯.
小約翰 史特勞斯成功地以自己組的樂團得到當時權威人士的公開演出許可,但礙於父親強大的影響力和勢力他只能在小酒館和賭場演出,他無法打入皇室和貴族的圈子卻很受公眾的歡迎,"藍色多瑙河"便是他很著名的作品,後來他得到"第二維也納市民旅的指揮家"的職務,而他的父親是"第一維也納市民旅的指揮家",父子倆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吵翻;老約翰 史特勞斯是保皇派,小約翰 史特勞斯支持同情維也納市民革命,父親為了維也納皇室戰勝義大利寫了"拉德斯基進行曲"歌頌戰果,兒子卻為了回應皇室的保守派反對使用炸藥寫了"爆炸波卡舞曲"...老約翰 史特勞斯過世之後,各種撻伐批評小約翰 史特勞斯與父親打對臺的聲浪越見強烈,直至他在維也納時報發表自己只是熱愛音樂 別無其他想法的聲明才平息.
在各個領域裡 我們常常看到"父子檔".老布希與小布希,陳水扁與陳致中,小泉純一郎與小泉孝太郎,趙樹海與趙又廷,無論是各自的成就事蹟,性格特質都會成為小市民很喜愛的話題,甚至被比較.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雖是父子,但雙方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有著不同的成長求學經歷....怎麼能夠放在同一個平台上比較呢?
聽了約翰 史特勞斯父子音樂,我不但深深感動,也有一點感觸---兩父子的圓舞曲作品,有著不同的風格特質,父親的曲風恭謹 氣勢浩大磅礡,兒子的音樂浪漫幽默且斑斕多彩.兩個人雖大異其趣但是加在一起幾乎就是當代音樂的全貌啊,若兩人能夠攜手和諧共舞,將是最完美的圓舞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