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66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51471
惜 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有人提出"對「有」的探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剝奪大家的"無常"致富之緣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吃素,貴在慈悲心的展現
作者:
惜 福
日期: 2013.08.19 天氣:
心情:
在佛的眼中,其實真正的道理是沒有葷跟素的分別,在佛的眼中也根本就沒有「殺生」跟「不殺生」的分別,只有「慈悲」跟「愛」的分別,就是「慈悲」跟「不慈悲」的分別。
就佛法而言,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菩薩、成佛。基於這個理念,我們怎麼能殺害眾生,並且食用它們的肉呢?再者,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吃眾生肉就等於吃自己過去親眷的肉,我們怎麼狠得下心來做這種事呢?儒家孟子也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吃素,是一種慈悲心的展現,有了慈悲,不但福德能夠增長,而且身體也會健康。
有些人的觀念錯誤,認為動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所以吃不吃素都是一樣的。事實上,植物是一種生機而非生命,動物才是生命。如果植物也具有生命,佛法就應該講七道輪迴,而不是只講六道輪迴。再者,我們也不曾見到佛對植物或石頭授記,只有有情眾生才可能成佛。
有些人認為吃素沒有營養,但是大多數的維生素都是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怎麼會說吃素沒有營養呢?另外有些人認為吃素沒有味道,素菜不好吃,所以拒絕吃素。但是換個角度來想,以慈悲心來吃素,就會覺得素菜又香又甜,津津有味。吃素吃了三、五年,要你再回過頭來吃魚吃肉,你就會覺得葷食又腥又臭,難以下嚥。由此可證明,好不好吃不在食物本身,而在於自己的心念。
飲食是一種習慣,吃素的習慣可以慢慢養成,先從吃三淨肉開始。所謂三淨肉是:自己不殺、不叫他人殺、不是為己所殺。進一步,可以在六齋日吃素,六齋日是: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後二天。再進一步從六齋日到吃全素,這不但可以長養慈悲心,而且不與眾生結惡緣,實在是一件大功德。
我國大乘佛教的傳統,特別重視不殺生與素食,因此吃素就成為佛教徒的標誌。
雖然如此,但佛陀住世時代印度人並不吃素,佛教僧團的比丘也不吃素。何以故呢,因為印度的文化傳統、社會背景,沒有素食的習慣。僧團比丘托缽乞食,人家給什麼比丘吃什麼,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直到現在,南傳佛教比丘仍然遵守這一傳統,施主給什麼吃什麼,包括魚肉在內。西藏佛教的僧侶也不吃素,那是地理環境使然。古代西藏不種植五穀,只有以牛為食。
佛陀時代雖然允許比丘吃肉,但只許被動的接受,不許主動的索取。《五分律》記載:「若比丘到白衣家求乳酪、酥油、魚肉者波逸提。」因為佛陀不許比丘向施主求美食,比丘得到美食魚肉不敢吃,以此白佛,佛陀集合比丘告知說:「若不索美食自得而噉犯波逸提無有是處」,這是比丘可以吃肉的根據。但有三種「不淨肉」不可以吃,即一見為我殺者,二聞為我殺者,三有為我所殺之殺念者。在這些條件下,當然更不許為了口腹之慾而自己殺生了。
佛教傳入我國,和我國文化相結合。我國儒家文化以仁愛為本,對於動物,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並且我國出家人不托缽乞食,在寺院中自炊自食,所以就形成了素食的傳統。出家僧侶既然素食,在家信眾也多數素食。素食的目的,是在於培養我們的慈悲心。
或者有人問,信仰佛教的人必須要素食嗎?這也不一定,只在各人的發心。做為一個佛教徒,能夠發心吃素,自然是值得肯定、值得讚嘆。如果因為工作的環境、社交的因素,或家庭的困難,不吃素也不會影響佛教徒的資格,但是主要的一點,千萬不能再殺生。
不殺生,是消極的為善,如果進一步放生,那就是積極的為善了。不過放生是在適當的因緣下來做,如渡河時遇到被捕獲的水族,山行時遇到獵人獵捕的鳥獸,悲憫心起,買來放生,這是善行,也是功德。但這種因緣在農業社會常有,在現代的工商業社會就不常有了。如果寺院社團,貼出佈告收購魚鳥,定期放生,那不叫放生,那叫害生。因為你不收購,別人不抓,你收購的愈多,別人抓的愈多,在這一抓一放之間,是不是又傷害了許多生命呢?
做善事要看時代背景,農業社會那種放生的環境與因緣已經不復存在了,如果我們隨順時代,把放生的錢財,拿來救濟流浪狗,豈不也是善行功德?這是與本文主題無關的題外話,聊供各界善心人士的參考。
本文章節錄自 報佛恩網
柳絮回應:認同吃素,彌勒佛云:食眾生肉斷慈悲種.
惜福認為:
認同是一種很簡單的表態,
但要,立定心志的受持食素、素食又是一種考驗,
本人對於飲食狀態比較不受約束,然而戒殺是有必要的,
對於殺業為生的人群或團體,
惜福記得佛教有所謂的:定業、不定業、共業...
人生與職業充滿選擇題,福慧增長在於各人的精進與修為....
只有"證道",沒有所謂的"正道",您想要證道還得面臨"打擊打壓與關卡闖關"
突破魔障與突破所知障與闖過冤親債主的關卡...還是得有自己的殷勤努力,
所謂大開普渡,聖、佛、神經論處處耳聞視聽,也就是所謂的大開方便之門,
天如棺材蓋,地如棺材底,真是身在"天羅地網"當中,
誰人突破,誰人拿珠!
以彰顯:三界內外,唯道獨尊,
"俠客行的石破天"沒有功力竟然可以練成"摩天神功與俠客神功",這要責怪誰呢??
據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又 陰陽不測謂之神.
標籤:
瀏覽次數:
194
人氣指數:
794
累積鼓勵:
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有人提出"對「有」的探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剝奪大家的"無常"致富之緣分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9-13 21:42
他, 45歲,桃園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9-13 20:24
他, 45歲,桃園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8-20 08:32
ღ水寒煙ღ
認同
彌勒佛云:食眾生肉斷慈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