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一本書,
書名就叫做聰明整理術..
作者是和田茂夫,
遠流出版社出版..
整理一開始要想清楚:
到底整理的目的何在?
先搞懂目地,就能找到方向..
例如:圖書館的分類,其目地是為了易於搜尋..
但是,你的書桌或辦公桌整理,却是為了方便自己使用,
所以,不必為了讓別人易於搜尋而整理,
換句話說,
你可以為了提昇工作效率做適合自己的整理..
倒不一定要像圖書館收藏書籍一樣..!!
這先搞懂你整理的目地何在?
這不論是人生規劃,或做其他事皆是很重要的關鍵..!!
其次,整理要訣上,
1.依”使用頻率”來做整理!
越常用的東西,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2.整理要預留將來空間
要把少用或不用的東西,丟進資源回收桶,若過了一年都用不到,再扔掉..
3.選擇自己所要的分類方式
分類有三方式:
1.同一類的放在一起 (例如:同一個抽屜裏全放文具!)
2.依使用時間的遠近來分類 (最近用的文件或書籍放在書架左邊,少用的放在右邊..這樣易於搜尋!)
3.依注音符號或英文字母順序來分類. (例如:依客戶的姓名來分類..)
4.運用看得見或隱藏式的收藏,讓所有的東西就定位..
看得見的收藏,是用在易整頓,清掃的東西..例如:酒櫥.書櫃..
隱藏式的收藏,是用在只要整理的東西,就可以了..例如:衣櫃…
平時讓它們就定位,養成良好習慣,就易於收藏!!
5.無法丟棄的東西,可以先扔進”資源回收桶”
用一個紙箱做你的資源回收桶..
把不用的或罕用的文件丟入,
過了一年,若還是不需要用的話,這個資源回收桶就可以拿去丟了..
6.整理可分日常整理,或特別整理.全部整理,分區整理..
特別整理:就是東西已到淩亂不堪,或滿出來的地步才要做的,平日只須做日常整理!
分區整理:可以只挑一部份做整理就好,一天只要設定某一區做整理!這適用於沒時間做全部整埋的人..
7.整理的關鍵在善於用分隔板..
因為分區之後東西易於搜尋,所以不妨多買幾個厚紙板,或拆掉紙箱來做分隔板..
例如:
同一個抽屜,可以拆掉做紙箱用的厚紙板,
來做空間的區隔...
將靠近抽屜手把的第一格部份放常用的東西,
中間第二格放較少用的東西..
最內部的第三格,放不用或罕用的東西..(這個最內部的第三格,也可做為將來要丟到資源回收桶…)
像這樣的模式,可以適用在每一個抽屜中…不管那一層都可以用…
若是辦公桌,那麼常用的資料,可以先用牛皮紙袋(4k公文信封)裝好,
在牛皮紙袋上寫上日期或出處..,
再用可移動的書檔夾好牛皮紙袋..
(把最近才用過的牛皮紙袋,放在最左側...可易於搜尋..)
全部放在桌面上即可..
至於偶爾才用的資料,就放在下層最大的抽屜中,
也是照上面的方式處理…
如果不常用的資料,就去拿個紙箱存放,
過一年後都沒有用的話,就可以丟了...
記事本的部份,
作者認為記事本記載的東西,
有時仍需再轉載到筆記本或行事曆上..
這點大家要留意一下…
作者認為行事曆要以線狀圖來表示,
這樣一目了然,較少發生錯誤的,
另外,建議記事本上的專案..
要有執行表,進度做多少,
完成後就在每一個工作事項上打勾!!
行事曆配合執行表,時間安排一目了然,
自然做事較能穩當…!
今天再寫下簡短的讀書摘要,
不只寫給寓友們看,
同時,也在訓練自己的整理功夫,
有時候,我也會回頭看看多年前寫的讀書摘要,
所以不光是寫給大家看看,
也是寫給自己..
要是我在這裏能傳達的是成長的,進步的資訊,
那又何樂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