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孔聖人廟堂的大門,櫺星門的鐵梁之上鑄刻了12個龍頭作為閥閱。門坊的4根圓柱上綴有祥雲圖案,柱頂各雕天將一尊,怒目握拳,神態各異。「櫺星」又名靈星、天田星、文曲星。古人相信文曲星「主得士之慶」,是主管教育、文學的星宿。孔廟第一道大門以此命名,就是把大教育家孔子比做天上施行教化、廣教英才的「櫺星」。
成化碑」以正楷書法寫出對孔子推崇萬分。明代皇帝立的成化碑,據說是孔廟各朝林立的碑林中,文字最好的。
孔廟建築年代久遠,歷朝都進行過修繕工程,其中明代的修葺工作可算是最完善。
奎文閣是孔廟的藏書樓,是孔廟的一件寶。說它是寶,原因有二:一在於其年齡,奎文閣在孔廟建築中年齡最古老,始建於宋朝天禧二年(1018年),至南宋年間,統領北方的金朝再度重修;二在於其內涵,書樓上層專門收藏歷代皇帝御賜的各種書籍墨跡,下層則收藏歷代帝王祭祀孔子時所需的香帛之物,以及社會人士捐獻的圖書。
莊子‧漁父描寫過孔子設教的情景:「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大成殿這裡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殿內有供案、禮器、樂器,正中的神龕內供奉著孔子塑像,兩側為孔子弟子和後人的塑像
位於孔廟之西的孔府,是孔子後代嫡長子孫世襲居住的府第。孔子後裔被封為「衍聖公」,因此孔府又稱「衍聖公府」。
孔府擁有樓、房、廳、堂460餘間
「衍聖公」是在古代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被稱為「天下第一家」。明代將「衍聖公」升為一品官,位列群官之上,更特許在紫禁城騎馬,陪同皇帝視察學務。歷代王朝不斷對孔子嫡裔加官封爵,歷史上先後有11位皇帝19次親臨孔府,達官顯貴也與孔府結親。
六代含飴是乾隆御賜的匾額因為當時滿漢不能通親他想辦法把女兒嫁到孔家
六代含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曲阜,前來拜祭孔子、看望女兒,為孔子七十一代孫孔昭煥的高祖母,誥封衍聖公一品夫人黃氏而題寫的。意為六代人其樂融融,就像嘴里含著飴糖一樣。
後記
師說 末段提到的李氏子蟠(李蟠) 出於唐史 是當時皇帝最疼愛有加的侄兒 四歲就能通曉大部份的古文 六歲就能脫口成詩 智慧敏捷是屬與當時的天才兒童 經常被黃帝喚進宮內抱在身邊吟詩作樂
皇帝也常想如此聰明的小孩 到底去給他請哪位老師比較好?
再三考慮之後就欽點韓愈當他的老師
韓愈有些惶恐但也很用心在教導李蟠 (因此也為他贏得天下第一師的美名)
末段要意 韓愈想說的是 像李蟠如此顯赫家世的天才兒童都非常用功的求學問
沒有如此皇親與智慧的世子 是不是要更加努力求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