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69865
 吹出自己的夢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感恩的故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幸福就是老天給什麼,都是享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學會了愛人,才會快樂"
作者: 吹出自己的夢想 日期: 2010.10.26  天氣:  心情:
這句句子看似沒什麼兩樣, 卻包含了我最近兩個月來所認識的 < 愛 >.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可以由一個故事來幫助說明.
很多年前我看了一本書, 書裡面解釋天堂和地獄的分別.書裡說: 天堂和地獄其實很像, 大家都要用一雙很長很長的筷子吃東西,而他們的分別在於地獄的人嘗試餵飽自己,但因為那雙筷子是很難把東西放到自己口裡面,所以地獄的人都很飢餓很辛苦.相反的, 天堂裡的人都是用那雙筷子餵飽別人的,在互想幫助的情況下, 每一個人都滿足了.
這個故事一直在我心裡面留下很深的印象,直到最近又在我心裡面不停出現提醒我有關愛的本質.
根據我的觀察, 任何一段關係主要會有三種可能的相處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雙方面都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需要,把對方看成滿足自己的主要來源.在這個模式中的最初,可能相方都願意犧牲自己來滿足對方.而目的是: 希望對方之後能滿足自己.但結果卻往往只是, 雙方開始越來越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對方根本沒有能完全滿足自己, 然後開始懷疑是否 < 愛 > 錯了人.
第二種模式: 其中一方永遠為付出者, 另一方是獲得者.在這種關係中, 關係越緊密, 付出一方就越會疲累,獲得的一方就越需要付出的一方的任勞任怨.最後的結果是: 付出的再不能付出, 獲得的不再獲得.一開始所說的 < 愛 > 蕩然無存.
第三種模式跟第一種模式有點像,就是雙方都願意付出. 不同的地方是,付出不是建基於犧牲的心理模式, 而是出於一種無條件的付出:付出不是希望得到對方的回報,也不是希望改變對方來滿足自己, 而是支持別人發掘真正的自己.
在這種付出中, 我們不依賴別人的付出, 別人主動付出時, 我們會樂於接受.別人需要空間時, 我們就支持他有自己的空間.
<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 是一首歌的名字.
學會放手, 讓愛的人自由, 也讓自己自由.
很多人聽到了就感到一陣心痛無奈,這是因為我們都太習慣把找一個人來滿足自己當成愛,因而讓愛的人自由就變成關係的終結.
標籤:
瀏覽次數:22    人氣指數:822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感恩的故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幸福就是老天給什麼,都是享受
 
住戶回應
 
時間:2010-10-26 15:37
她, 46歲,台中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