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39750
 sq123s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不該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做人應有的修養...
作者: sq123s 日期: 2013.05.16  天氣:  心情:
忍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憂!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有磨擦、意見相左的時候。
昔時,在安徽的桐城有個“六尺巷”遠近聞名。
據《桐城縣誌略》記載:大清康熙年閭,畢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
一次家人修建房子,因地基與鄰居發生爭執,家人為此修書信告知張英,
想通過他在朝中做官這一特權優勢,得到地方官員的庇護,打嬴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毫寫了一封信,
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按其吩咐,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而劑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
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予,百謂“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也被傳為美談。
當今,現實的社會生沽中,多數的人會因為一點小事動氣,
也為利益爭吵不休,動輒互相謾罵,
甚者一牆之隔的親兄弟或是鄰居,為通路出口反目成仇,
又築牆阻礙大打出手,雙雙掛彩,
互控傷害上了媒體版面,傷了親情也傷了和氣,再來對薄公堂之時日,
就不是只有百日之憂了,如果雙方能忍一時之氣,不要爭鋒相對、口出惡言,
多一點寬容與體諒,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仙人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誰人無」
這些都是告訴我們,無論鄰居或親兄弟,在相處中,
難免會出現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對別人的錯耿耿於懷,
我們應一起放開心胸,以和為貴,學會寛容與釋懷,
就能化干戈為玉帛,贏得彼此的尊重,
同時也獲得平靜與慈悲的能量,享受頁正的幸福快樂,使生命充滿意義。
對於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當你面對深受委屈,
慨歎人心不古、世態炎涼,事事不盡如人意,叉感覺命運對你不公的時候,
想想,古之聖賢給我們的啟示「有容乃大」、「胸懷若谷」,
說的就是度量,表現於生活中,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容器,
你的容器有多大,量就有都大,容器與量,也就是為人的氣度,
因此,莫因難忍一時之氣,為了衝動行為,而種下百日之憂,
當你懂得寬容與釋懷,放下不如意,有了寬闊胸懷,
一切不快和痛苦都會顯得微不足道的,心中就能平靜,
不生一點無名之氣,也可免百日甚至千日之憂了。


以上是我今早看東照山雜誌的內容,
打字在這裏,是期勉自己要有這樣的肚量..
話說,
做人處世,應有這樣的修養,
眼界才會看得更開闊..
我知道,"吃虧就是佔便宜"的說法,
聽來很像阿Q..
在邏輯上根本說不過去..
所以我也不主張這樣的說詞..

然而,
所謂"饒人者非痴漢,痴漢絶不饒人",
這裏所說的痴漢,其實是看似外表痴儍,
但是實際上却是有內涵,有肚量的人..
有這樣的豁然大肚,
即使和最刁鑽的人相處,也能化險為夷..
所謂大智若愚..
誠如上述...

小時候,鄰居小朋友的父親,因為出海補漁,
不知何故,被菲律賓扣留(捉去關),竟三年後才能回國...
我覺得很離譜..無法想像:天下哪有這種事?

最近,
菲律賓射殺我國漁民,
這是相當不合理的暴行..
為了爭地(海域)竟然憤而殺人,
真是無法想像..

唉..
自古以來,中國就把南方邊陲地區,
視為蠻夷之邦..
果真如此?!
話說,
要人家尊重你,
你還得先尊重自己,
行為檢點一下才行..
這次是菲國咎由自取,
理屈在先..

看來,
這個蠻橫的國家,
有一天,終會踢到鐵板..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我相信....

標籤:
瀏覽次數:101    人氣指數:1021    累積鼓勵:4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不該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