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談談這句話的涵意,這句話我不同意,
從單就文學語意學的角度來看,
這句話本身就有邏輯上的謬誤,
請注意,這句話說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請問甚麼叫”必”?
必就是必然的 一定的
有嗎?
有多少可憐的人是心地善良的?
有多少可憐的人是如你所說,因為困苦或不幸的遭遇而人格或價值扭曲的?
這兩種人都有而且同時存在於我們週遭
兩者之間只存在著在比例的量上,和乍看相似本質卻不同的差異罷了
僅此而已
用”必”字來一桿子打翻一船人也未免太過流於簡單而粗暴了吧?
也不知道是哪個天才發明這句話!
大概還自以為這句話一語道盡世道人情是智慧的語花吧!
其實,
根本就是僅能在某些特定狀況與條件對象下,才能片面成立!
絕非放諸四海皆準古今中外皆然的道理!
這只是句在道理上和邏輯上,都不完整不嚴密,無法成立,且站不住腳的話!
可惜一般人就是人云亦云,
聽到一種流行的說法,沒搞清楚涵意就拿來亂套用,
也不管這句話用得是不是符合情理與公道?
這樣盲從無知不求甚解,能不能也算是一種可憐?
再照這句話的邏輯往下推演,
那這些跟著亂套用的人,不就全部都必有可恨之處?
不至於吧!
阿扁說的:有這麼嚴重嗎?
如果這句話能成立,
那所有如慈濟紅十字會等,整天都在救助可憐的人的社會公益機關團體與個人
豈不都成了助紂為虐,幫助有可恨之處的人的傻瓜?
探討你和當事人的部份,
你看到當事人處境堪憐而伸出援手,
你的出發點是好的,
你的行為是善的,
能有這份心並且有餘力去幫人,
那是你的能耐,
你當初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你的心裏應該是感到愉快的,
因為,
你在用你的能力幫助比你不幸的人!
到這裡為止,你並沒有做錯任何事!
不但如此,
你甚至還應該為自己有能力,為他人付出而感到自豪!
但是,你在幫人的時候,對他並不瞭解,
或者應該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對你幫助的對象瞭解得不夠透徹,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又有甚麼錯呢?
誰在每次幫人的時候,
都非得把對方身家調查一番?
順便再來個心理性向測驗分析?
再說,
你幫人是為了求回報嗎?
如果是,那你的動機就不純正了
如果不是,那你損失了甚麼呢?
財物?還是感情?
我瞭解那種信任他人,卻被背叛欺騙的痛心疾首,
但你得想想:
這份痛,
是你氣他騙你?
還是你後悔,自己幫了他所造成的?
如果是氣自己,
那我覺得倒大可不必,
如果是氣他,
有沒有可能是對方有甚麼,你所還不知道的難言之隱或苦衷呢?
如果是,
那你可能也錯怪他了!
如果不是,
他真的就是這麼惡劣!
說真的,
失去一個願意真心相待,還能仗義相助的朋友,
對他而言絕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損失,
他的損失絕對比你的要來得大得多,
而你不是已經設定停損點了嗎?
對你而言,你的損失就到此為止而已!
而他卻得背負他失去你這個朋友,
這種重大損失一輩子!
他有可能是自私,
有可能是不成熟,
或僅僅是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扭曲了正常健康的價值觀!
但你有沒有問過自己,
如果他很後悔欺騙了你傷害了你,
想要你給他再一次的機會改過遷善,
對你作出真心誠懇的道歉或補償!
你是不是還願意再給他一次機會,
原諒他重新相信他,
再次接納他成為你的朋友?
我想你的答案不外乎這三種:
1.不可能
2.看他的誠意
3.你就算願意重新接納他,當你的朋友,但你對他的信任,絕對會大打折扣
ok,
無論你怎麼做,
決定權在你,
他怎麼做,
決定權在他!
只是想提醒你一件事,
如果你放棄他,
那他很可能這輩子就得一路這樣繼續錯下去,
最後就是失敗的人生,以悲慘的結局收場!
如果你還願意給他機會,
幫助他導正偏差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那你得慎重考慮你對他付出的程度極限到哪裡?
別又想幫又考慮得失,
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量力而為,
你才能做得愉快!
也才不會花錢又傷心!
退一步講,
說真的,
幫人從來就不是一件秤斤論兩斤斤計較的行為,
能幫願意幫你就幫,
幫了就不要不甘願,
不能幫或想幫而心有餘而力不足,
那也絕對不要勉強!
否則苦了自己事小,
萬一事情牽扯比較大條.
甚至影響到自己家人,或其他朋友的話,
那就大大的不好!
總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至於幫人和相信人,不管何人何事何處,
量力而為吧!
保護自己絕對是很重要的,
這是基本!
就算不能保護你身邊的人,
最起碼也應該不要成為親人的負擔,
但也不必因為這件事,
就放棄你那份見義勇為的古道熱腸,
和悲天憫人的側隱之心!
因為這樣的人,
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令人敬重,受人稱讚的!
請繼續珍惜保有這份難能可貴的高尚品格和美德!
===========================================================================
===========================================================================
===========================================================================
ps:這是今早,我從網路上看來的文章..
出自晴空2006-04-20 17:18:16對某位網友的回答..
寫得很好,條理分明,不論是正論或反論這個主題,都很詳盡..!!
貼這篇文章做日記的我,贊成這句話嗎?
雖然有點殘忍,但答案却是同意..!!
話說,
仁和道的境界,有點不同..
依道德經的解釋: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仁(悲天憫仁)的提昇才是德,而德是無為的付出,如大地承載萬物般的厚德..
我曾經試著學習大地一樣無私的付出,去幫忙別人(由仁 提昇為 德)..
然而,到後來才發現:
其實,不論我怎麼做,都不能感化對方,
對方內性修為,一直停留在原地,沒有成長...
在心裏我對自己說:
很抱歉,我只能陪你走到這裏...
上面所提的這些話,不忍傷害對方的我,說不出口..
人生之路,重點不在長,而是寛!
(理由就在刊載在昨日的日記上..)
而此處所談的"寛",是屬於內性修為的一小部份,
內在涵養得到提昇,才會得到圓融的人生..
所謂"助人",感覺就好像是給人一條魚吃似地..
暫時解決眼前問題,
而最終極的目標,
不該是立人,扶持一個人"站起來"嗎?
"站起來",這三個字所提的,
不只是"物質",也包含在"精神"上!
物質上談的,應該是指教對方捕魚,讓對方自立更生..
然而,
精神上提的,却是希望能幫"對方內心成長"..不要一直陷在那裏,
(停留在人格缺陷那裏...)
本篇日記所要提的,
是指"內在人格上的缺陷",
讓我心灰意冷...
問題不是對方不知,
而是對方"選擇不改"..
導致一直淪陷於相同的命運沼澤...
我看不下去,也改變不了對方,
才有這句話的感嘆..
話說,
習慣養成個性,個性決定命運,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是禍是福,皆是由人自己造成的)
一切既然是由"己心"所做,
受制於困境,
也是必然之果..
如何同情?
所以,
看了難過,
眼不見為淨,
我疏遠了那個朋友...
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能力所及,可以改變的範圍",
而不再浪費時間在對方身上..
給點時間,讓對方自己去悟,這樣也很好,
因為學習,本來就要耗費一些時間的..
沒有給對方難堪,正是留給對方悔過的機會!
話說,
既然你不肯向我道歉,
於情於理,
我也沒辦法給你原諒的回答!
關鍵不在我,
只因你尚未誠心悔過,勇於認錯..
下決心痛改前非之前,
我哪有什麼立場,談論要你改變...?!
於是,
我遠離,我沈默,我不語,
除了不撕破臉,留給對方悔過的機會之餘,
也在等待開啟對方改變(可恨之處)的契機..
要是對方醒悟却沒有向我悔過,
我也默默祝福對方....
話說,
能悔過是件好事,我真心為對方感到歡欣..
記得,
帶著我送給你的建言,奔向你所響往的人生..這樣也很好..
反過來說,
這一世學不會的,
沒關係,
下一世你還有機會再學....
只是,
個性不改一改,遲早還是會碰壁的..
這就是人生必經之道!
話說,
一切障礙皆是道!
你,
看清楚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