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26819
 ★吳國峰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日記本貼歌教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勁爆鋼管舞! 最隱私處不慎走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劍與誓言
作者: ★吳國峰 日期: 2009.03.23  天氣:  心情:

劍與誓言:騎士的成長之路[轉載]

要成為一個騎士必須經過多年漫長的學習與訓練,其艱苦磨練的程度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對騎士的培訓是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的。貴族或騎士的兒子一出生就 由其父親親自監督著給孩子洗澡,它標誌著成為一個真正騎士的漫長的培訓歷程的開始。新生兒必須進行符合基督教規定的洗禮,這標誌著他不僅是一個基督徒,而 已將成為一個基督騎士。洗禮之後把孩子交給乳母喂養,一直到7歲。7歲之後他被送往本地或外地某位重要的騎士或領主家中接受從精神到肉體的有關騎士的訓練 與培養,他也就成了一個隨從或見習騎士。14歲時他成為騎士的扈從(squire)。扈從需要學習的諸如作戰的技巧、騎馬的本領基本上只能在主人的親自傳 授下才能掌握,有時也會有一個或幾個專門的教練也在那裡教給扈從們許多騎馬打仗的經驗與技術。主人參加戰鬥,扈從們也全副武裝地跟隨,他們攜帶主人的盔 甲、長矛、寶劍、旗幟等,其中最為人所羨慕的是幫主人拿盾牌。戰鬥中他們為主人吶喊助威,看守主人抓獲的俘虜。經過這樣的幾次戰鬥,扈從已經積累了相當的 經驗與技巧。他這樣以准騎士的身份一直學習和服務到21歲,在經過一個所謂的騎士授予儀式之後成為真正的騎士。

騎士授予禮(dubbing ceremony)於11世紀末首先出現於法國,它是一個基督教特徵極其突出的儀式。騎士授予儀式不是個人的事情,它是莊嚴、公開的集體儀式,一般由重要 人物來主持,如國王、大主教、主教、公爵、伯爵等。該儀式有著嚴格規則和步驟:准騎士首先沐浴,以示洗掉身上的所有罪惡。然後他身著白袍,腰繫袍帶,象徵 他決心保衛上帝的法律。在教堂裡,由主教和一幫貴族騎士組成的儀式授予小組,授予他金馬刺和寶劍,要求他要有為上帝服務和戰勝敵人、保護那些可憐的人們的 勇氣和決心。至此儀式結束,准騎士成為一個基督教騎士。

高貴的玫瑰與風琴:優雅的戰爭規則和騎士風度


在教會勢力的干預下,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都有其詳盡的遊戲規則。在騎士戰鬥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系列關於騎士生活(主要是戰鬥)的準則:即騎士準則或者所謂 的騎士風度。具體表現為勇敢堅強,不貪生怕死,重視榮譽勝過生命。於是他們不傷害俘虜,不攻擊未披掛整齊的騎士。他們還遵守教會的「上帝和平」、「上帝休 戰」之類的規定,不攻擊非戰鬥人員,如婦女、兒童、商人、農民、教士等。如1023年某地一主教所要求的誓詞中所說:

「我決不帶走公牛或母牛或其他任何馱獸;我決不捕捉農民或商人;我決不從他們那裡拿取分文;也不迫使他們付贖身金;我不願他們由於他們的領主所進行的戰 爭,而喪失他們的貨物;我也決不毆打他們來獲得他們的食物。我決不從牧場捕捉馬、騾和駒;我決不破壞或焚燒他們的房屋;我決不藉口戰爭連根拔除他們的葡萄 藤或收集他們的葡萄;我決不破壞磨坊,也決不拿走那裡的麵粉,除非他們在我的土地上,或者除非我是在服軍役。」

由於遵守騎士風度,所以一般中世紀歐洲戰爭的殘酷性與破壞性都較小。有個很有趣的例子:教皇親自下令嚴禁在基督徒之間的戰爭中使用弩(十字弓),理由是: 任何一雙低下卑污的手都有可能借此奪走最高貴的靈魂。騎士在戰鬥時,挺矛策馬全速前進,刺向敵方。當長矛被折斷或從騎士馬上墜落後,他們才使用手中的寶 劍。力氣大的騎士會使用戰斧、狼牙棒和鐵球等。然而騎士更感興趣活捉對方,而不是將對手殺死。因為俘虜一個敵人就可以索取一份贖金。贖金的多少按俘虜的地 位和家產而確定。騎士無論是參加馬上比武還是進行實戰,都要遵守某些成文的規則和慣例。如:一個騎士不能對另一個毫無戒備的騎士發起攻擊,必須讓對方做好 戰鬥前的準備。搞突然襲擊,對真正的騎士來說,是一種可鄙的行為。另外,當一名騎士俘虜了另一名騎士後,必須將俘虜待如上賓。

英國偉大的亞瑟王的故事早已是婦孺皆知,他所創造的圓桌制度更是流芳百世:當召開圓桌會議時,亞瑟王與三十名圓桌騎士一同圍著大圓桌坐成一圈兒,此時大家 一律平等,沒有國王與騎士之分,只有三十一名卡咪羅特守護者。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採用少數服從多數制處理國事。這種民主制度在黑暗愚昧的中世紀的歐洲,可 謂先進之極,無論它是否存在過,就這一思想的廣泛長久的留傳,足以令人敬佩感慨。
此外,騎士們尊敬貴婦人,所謂宮廷愛情成了影響騎士行為的重要因素。社會崇尚武力,更強調優雅文明,更強調風度。從騎士行為準則這樣的標準來看,一個貴族騎士應該是勇敢的、寬容的、虔誠的、舉止優雅的、風度翩翩的。

有個故事很有趣:亞瑟王的首席圓桌武士葛溫為了拯救亞瑟王,答應娶一個醜陋的女巫為妻,並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這個女巫面目猙獰、駝背如鐘、牙齒稀落、口氣惡臭,還不時發出淫蕩的笑聲。

參加婚禮的圓桌武士和賓客,看到女巫令人作嘔的儀態和舉止,都憤慨不已。葛溫卻毫不在意似的保持著騎士的風範,把自己的新娘介紹給大家,一步步進行完整個婚禮。到了洞房花燭夜,葛溫赫然發現剛才的女巫,突然變成了一個容光煥發、儀態萬方的少女。

「為了回報你的善良和君子風度,我願意在這良辰美景恢復我的本來面目。」新娘脈脈含情地說。「但是我只能半天以美女姿態出現,另外半天還是要變回令人厭惡的女巫面貌。不過親愛的夫君,你可以選擇我到底白天和晚上各以什麼面貌出現,我一定照你的指示去做。」

醜陋的女巫突然可以變成美麗的新娘,雖然只有半天時間,卻是天大的意外!但是女巫的問題卻是兩難選擇,因為它勾起了我們的貪慾。如果太太晚上回覆天仙美貌,葛溫白天卻必須面對周圍朋友對丑妻的厭憎,反過來卻要終生忍受孤枕難眠的痛苦。

「親愛的太太。」葛溫說。「我覺得選擇的結果對你的影響比對我的影響大得多,你才有資格決定這件事情。」葛溫的騎士風度使他做出了這樣的答覆。

「親愛的夫君,」女巫欣慰地說。「全世界只有你真正瞭解女人最想要的就是主宰自己的一生。所以我要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回覆我原來的美貌來報答你!」

一個有教養的騎士對女士彬彬有理,體貼溫柔,尊重婦女的尊嚴和權利,這也是騎士風度為世人所稱道的一個方面。


黃金的誘惑:十字軍東征與騎士精神的墮落


公元11世紀,由於西歐商品貨幣關係發展,城市興起,人口增加,封建領地的收入已不能滿足封建主日益增長的享樂需求。各級封建主特別是騎士階 層力圖向外擴大領地,奪取東方財富。意大利熱那亞、威尼斯等地商人則企圖排斥貿易對手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以擴大自己的商業權益。羅馬教廷是東征的鼓動者 和策劃者,教皇意欲借此擴大天主教勢力,聚斂財富,並進而控制東正教。一些不滿現實、苦於饑荒的農民,也希望通過遠征擺脫日益加重的封建剝削與壓迫,尋求 新的出路。當時,西亞各國和拜占庭的複雜局勢也有利於西方入侵者。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國已分裂為若干小國,相互混戰不已。拜占庭帝國日益衰弱,無力抵 禦塞爾柱突厥人的進攻,帝國皇帝邁克爾七世·杜卡斯(1067~1078在位)、阿歷克塞一世(1081~1118在位)等先後向西歐諸國君主及教皇求 援,給東征以可乘之機。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南部克萊蒙召開宗教大會,以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為號召,煽動宗教狂熱,與會者 群起響應,要求出征。因出征者衣綴十字標記,故名十字軍。從1096至1291年,十字軍東征持續近200年之久,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有八次。

在十字軍東征的歷次戰役中,歐洲的騎士們基於宗教狂熱,總是充當開路先鋒的角色。在歐洲優雅的騎士風度,全部被懲罰異教徒的瘋狂殺戮所抹煞。在1099年 7月十字軍第一次佔領耶路撒冷以後,在全城展開了大屠殺。阿克薩清真寺中避難的1萬多婦孺全部被十字軍士兵們刨腹剜心,伊斯蘭寺院、宮殿和民間的金銀財物 被搶劫一空,許許多多的異教藝術品被毀滅。經過三天的屠城之後耶路撒冷沒留下一個非基督徒的活人,一名騎士在寫給教皇的信中描述道:「我騎馬經過街道的時 候,異教徒的血沒馬腿到膝。」

十字軍東征標示著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到來,十字軍被認為是完美的騎士。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保護無助的朝聖者,被看成是騎士的最高天職。作為回報,教會 紛紛將騎士團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使之成為跨國的組織。許諾他們教會財產以及種種宗教特權,免除十字軍騎士的懺悔。教會土地上十分之一的收入被用來支付給 騎士團,作為保護朝聖者去聖地的費用。
1099年,耶路撒冷被攻克,但聖地和東方的拉丁國家還是被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包圍著。成立一支常備軍的需要日益迫切,於是定下了專門的軍事條 例,成為了所謂第四教條,即長久的與異教徒作戰。大大小小的騎士團在東方建立了數十個基督教國家,其中最大的就是耶路撒冷王國。十字軍所建立的公國與伯 國,仿西歐封建國家政治制度的模式,名義上隸屬於耶路撒冷王國,實際上各自獨立。十字軍國家橫徵暴斂,激起當地城鄉人民多次起義。為鞏固和治理佔領地區, 教皇曾批準成立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及條頓騎士團,以加強軍事控制。十字軍的團體紛紛成立,宗教為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鍍上了崇高的光環。

聖殿騎士團成立於12世紀初。當時一部分十字軍騎士在法國人裴尼斯領導下,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的所羅門神殿遺址和附近的建築,主要的任務是抵抗鄂圖曼土耳其的軍隊,保護從歐洲到巴勒斯坦的基督教聖墓朝聖的信徒。因此,這騎士團又被稱為聖殿騎士團。

醫院騎士團成立於11世紀末。在那個時期,巴勒斯坦地區的教堂多為東正教的教堂,那種古板嚴格的教義中保留了基督徒最基本的虔誠與狂熱。1070年左右, 意大利阿瑪爾菲(Amalfitan)地方來的朝聖者在聖墓教堂附近修造了修道院;1099年,醫院騎士團(Hospitalier)在此基礎上成立。後 來隨著耶路撒冷的佔領和法蘭克人王國的不斷擴大,騎士團的規模也在膨脹,最終形成了軍事修會。參加這種修會的,大多是領主或諸侯的子裔。對於他們來說,與 其在家守著一小片地坐吃山空,不如去神秘的東方打殺異教徒,或許可以滿載財富和陰德歸來。

隨著征服和掠奪,對黃金的貪念和渴求充斥著十字軍士兵的靈魂。其中十字軍第四次東征(1202~1204)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策劃,最初確定東征埃及,但威 尼斯商人為了自己的商業權益,採取威脅利誘手段促使十字軍改變東征方向,進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業勁敵拜占庭帝國。1204年4月13日,十字軍攻佔君士坦 丁堡,燒殺洗劫數日,毀壞歷史文物不計其數;同年佔領拜占庭在巴爾幹半島的大部領土,建立「拉丁帝國」(1261年亡)。從此,拜占庭帝國四分五裂,其商 業地位為威尼斯等所取代。這一事件充分證明了十字軍騎士不但不是聖潔的神的戰士,相反卻是渾身沾滿了血和銅臭的邪惡強盜組織。

惡有惡報,十字軍騎士團中實力最強大財富最龐大的聖殿騎士團的下場最為悲慘: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之後,巴勒斯坦王國瓦解,聖殿騎士團被迫必須離開聖 地;當騎士團的主力部隊回到法國,法王菲力普四世認為像聖殿騎士團這樣強大的組織如果在法國境內建立,將對他的王位與整個法國有嚴重的威脅。於是在 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羅馬教廷的教皇和法國國王聯合執行了一條對聖殿騎士團的秘密處決令。聖殿騎士們因為被說成是異教徒和同性戀者而被判 處死刑,失去了他們長期以來所擁有的權利。基督教大長老雅克·德沐萊被捕,他死前受盡了折磨,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隨後幾年之內,好幾百名聖殿騎士團被 處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徹底瓦解。這也是西方人對於星期五、十三號這個日子所有的不祥預兆的起源。



黃昏降臨:騎士階層的衰亡和騎士風度的延續


英法百年戰爭中,由於遠射程武器的強大殺傷力,騎士領袖們越來越多的躲在城堡和掩體裡指揮平民組成的步兵與僱傭部作戰。戰場上的軍事浪漫主義也漸漸褪色 了,不再有堂堂正正的決鬥,大量的弓箭手作為僱傭兵出現在戰場上。法國人在克雷西戰役前夕給對手送去了充滿騎士氣概的戰書(當然是在知道自己絕對優勢兵力 的情況下),而英國人卻利用停戰的間隙悄無聲息的逃跑,無愧他們承自海盜先人的本色。草草收場的百年戰爭也宣告著騎士的時代臨近尾聲。

火器的出現和歐洲人口的增長使得大規模的兵團作戰成為可能,強調個體戰鬥的騎士已是不合時宜。到了1500年,騎士作為戰鬥人員已經被備有火器射擊武器的 僱傭軍取代,騎士階層走向了衰亡。但是騎士精神和騎士制度並沒有完全消失。而騎士風度的優良傳統:彬彬有禮、舉止端莊仍是當今西方世界重要的禮儀觀念。

歷史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一串串紀年符號而已。正如三俠五義等武俠劍客們對於中國人所具有的意義一樣,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們也是歐美人所尊崇的。 騎士文化留存至今,已失去了絕大部分的不合時宜部分。但其有先進意義的尊重他人、保護弱者、不畏強暴等精髓思想也將繼續的世代傳承下去,因為他們是 Paladin們留給人類所擁有的真正黃金般寶貴的偉大品質。
標籤:
瀏覽次數:81    人氣指數:2281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日記本貼歌教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勁爆鋼管舞! 最隱私處不慎走光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3-23 20:56
他, 43歲,台北市,經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