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4380
 j00001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Make a Wish !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耕耘心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泡湯健康知識分享!
作者: j00001a 日期: 2011.12.25  天氣:  心情:
今天我又陪父母去泡湯,看到這則新聞,對大家身體有益,特別節錄與好友分享!
記住大家一定要以自己的身體狀況可承受的條件下.


天氣轉涼,又到泡湯好時節。專家指出,泡湯不僅是休閒娛樂,西方國家18世紀就把水療列為醫師處方,可見泡湯具保健養生功效,難怪愛泡湯的大和民族(日本人),平均壽命高居世界之冠。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晶瑩表示,人體在水中,感受浮力及壓力,血管和淋巴管也因此受壓縮,因而活化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不少人泡湯後排尿量增加,原因就在於它的利尿效果。(記得一定要帶水去喝)


台北振興醫院物理治療師武而謨指出,除了水的浮力及壓力外,溫泉水具有溫熱效應,可使血管擴張,在適當溫度下泡湯,有助控制血壓。


由於熱能對緩解肌肉腫脹和疼痛、增加肌腱筋膜伸展性、改善關節活動度,具有不錯改善效果,泡湯也很適合退化性關節炎患者。


陳晶瑩表示,臨床觀察,肥胖者、腰痛、關節痛患者及老人家,在水中較易活動身體,並減輕肌肉緊張與痙攣,這也是水療對於肌肉訓練的好處。


另外,溫泉中的化學物質可軟化皮膚角質、刺激末梢神經,活化自律神經和增強免疫系統,加上泡湯時身心放鬆,所以許多人泡湯感到神清氣爽。(泡湯的場所一定要通風良好)


不過,武而謨強調,一般人如果只把身體泡在溫泉中,可能只享受到泡湯的三成好處,他認為,若要健身,最好「化被動為主動」,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不妨在溫泉池內做一些頭、頸、肩膀伸展運動,透過水的阻力及浮力來達到肌肉及關節運動,而且較無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泡溫泉時喜歡熱一點,泡起來才「過癮」,對此,陳晶瑩表示,一般溫水游泳池多設定在攝氏28度,正常水療池溫度也在攝氏36至37度,在這樣的水溫下,泡的時間可以長一些,一般以攝氏40度泡湯10分鐘為限,如果超過42度,建議最久只能泡3至5分鐘。(這些謹供參考,還是要以自己的身體能否負荷為主)


近年來,傳出部分飯店為應付大批湧入泡湯客,把溫泉用大量自來水稀釋,也有業者把溫泉水回收再利用,以致被檢出含超量生菌及大腸桿菌。民眾泡湯前,不妨先上各地衛生局網站查詢水質檢驗結果。台北市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提醒,民眾應選擇水質衛生、泡湯後直接放流而不循環再利用的溫泉業者,比較安全。(除了這些自己泡湯前及結束後,確記一定要把身體洗滌乾淨)


泡湯停看聽

●心血管疾病、低血壓、孕婦和女性生理期,泡湯前先諮詢醫師,不可勉強泡湯。

●飲酒過量、過度勞累、空腹或剛吃飽,不宜泡湯。

●有異位性皮膚炎、皮膚有傷口的病人,泡硫磺泉時可能因泉水刺激,加重皮膚不適。

●老年人不宜在野溪泡溫泉,以免水溫與氣溫差異過大,血管忽脹忽縮而刺激心臟。

●在三溫暖或冷熱池水中,交替須間隔5分鐘,以免對心血管刺激過大。

●慎選空氣流通的湯屋,頭暈應速離開水池。

資料來源/陳晶瑩醫師、武而謨物理治療師、溫泉觀光協會
標籤:
瀏覽次數:40    人氣指數:840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Make a Wish !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耕耘心田---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