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1471
 惜 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由儒門入佛門,也不一定啦,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徵求此篇的讀後感想與發問,謝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心戒"
作者: 惜 福 日期: 2014.04.08  天氣:  心情:
有些人很注重:心戒,
有些混蛋,不知道自己做了混蛋的事情,諒解 心戒未破,一心潔淨。

你們沒有所知障,所以,盡可能的把事業做大.....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
有福報,沒智慧,
有智慧,沒福報,
沒福報,沒智慧,
有福報,有智慧~~~福智兩足尊
看到的大家,共勉之

我騙不了自己,因為 吾,如如不動...害人之心不可有,
而這只是人道的本位思想...

弟子規: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提到"心戒"
有些政治人物,經過利幣得失而行政,出發心的心態上卻遭逢扭曲,而遇到杯葛甚至抗議...

比如說:
健保局長
當初"局長"制定實行"全民健康保險",是希望均富而得到全民健康保障的醫療福利,卻沒有想到會"債務高築",

出發心與心態上而作出規畫是良善的,只是出現債務高築難以被接受...那就會出現責罵與下台的聲浪,
很委屈的擔當"責任政治",

將心比心,當有一天你在行政,或許你的心態上會遭受"扭曲",

沒有人敢說絕對性的"防範未然",畢竟是人為,事在人為,

身為智者,不應該落入"看相著相",更是要取得心態上的"內涵",

您們去對照一下:江宜樺院長與林飛帆陳為廷兩位學生,說到器度與忠懇...

您們去理解古人的智慧,都有所謂的"錦囊",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說出來會見光死無法進行,正如:預言破滅,信心凋零...很難下臺階,因為失去信用....
標籤:
瀏覽次數:161    人氣指數:361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由儒門入佛門,也不一定啦,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徵求此篇的讀後感想與發問,謝謝
 
給我們一個讚!